端午节各地风俗是什么

admin

北京及周边:忌端午节打井水,多于节前预汲,认为可避井毒;市井小贩卖樱桃、桑葚,传说吃了全年不误食苍蝇;炉食铺出售“五毒饼”(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酥饼);滦县已许聘的男女亲家互相馈赠礼品;赵县端午有“踏柳”习俗,地方官府至城南举行聚会,邀请士大夫宴饮赋诗。

山东:邹平县早起每人饮酒一杯,传说避邪;日照给儿童缠七色线,戴至节后之一次下雨才解下扔雨水里;临清七岁以下男孩带麦稓做的符(项链),女孩带石榴花,穿母亲做的黄布鞋(鞋面用毛笔画五种毒虫),寓意借屈原墨迹杀毒虫;即墨端午早晨用露水洗脸。

山西:解州男女戴艾叶“去疾”,幼童系百索于脖子(“为屈原缚蛟龙”);隰州各村祭龙王,在田间挂纸;怀仁县端午又名“朱门”;定襄县学生致赠节礼给教师;潞安府以麦面蒸“白团”(与粽子互赠)。

端午节各地风俗是什么

二、南方地区端午风俗

江苏:嘉定县必买石首鱼(鳇鱼)煮食,有“当裤子、买黄鱼”的俗谚;南京用清水加雄黄、鹅眼钱,合家洗眼称“破火眼”(保一年无眼疾);武进有夜龙舟,龙舟悬小灯,箫鼓歌声相和。

浙江:桐庐县乡塾学童端午节具礼于师长称“衣丝”;医家午时采药(相传天医星临空)。

福建:福州媳妇以寿衣、鞋袜、团粽、扇子进献公婆;建阳县五日为“药王晒药囊日”,人家作酱;上杭用小艇缚芦苇作龙形竞渡;仙游竞渡后献纸于虎啸潭,吊念戚继光溺兵;邵武府妇女以绛纱囊盛符,五色绒作方胜系钗(悬于背称“窦娘”)。

广东:从化正午烧符水洗手眼后泼洒于道,称“送灾难”;新兴人家从邻近庙宇迎神像出巡,巫师用法水、贴符驱邪;石城儿童放风筝称“放殃”。

海南:有赛龙舟、吃粽子、挂菖蒲艾草习俗;海边居民洗龙水(用艾草水洗身),认为可驱魔避邪、强身健体;澄迈县盈滨半岛有“龙水节”,民众集体洗龙水;端午也是家庭团聚日,媳妇送粽传平安。

三、少数民族端午风俗

苗族:端午节包粽子、打糍粑,将糯米放入石臼用木棒捶打(伴随欢快歌声);吹芦笙、跳“九龙穿洞”舞,将节日气氛推向 *** 。

达斡尔族:五月初五给小孩身裹红布,寓意避邪祈福。

畲族:农历五月四日过端午(比汉族早一天),保留着独特的祭祖仪式。

四、港澳台地区端午风俗

台湾:俗称“端阳”“五日节”,吃粽子、饮雄黄酒、驱五毒、饮午时水(传说正午阳气最盛,可强身健体)、沐午时水、午时立蛋(传说能立蛋得好运);赛龙舟是年度大事,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“请水神”,端午当日选手祭拜龙船后竞渡,五月十日“送水神”恭收龙船;知名赛龙舟会场有台北碧潭、宜兰冬山河、高雄爱河等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