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天干是指什么 什么是十天干

admin

十天干是中国古代用于标记时间、反映万物生长规律的核心序数符号,包括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十个字符,古称“十天斡”“十母”。其排列顺序固定,本质是古人对宇宙万物从萌芽、成长、兴旺到衰退、消亡全过程的抽象概括,是干支历法(纪年、纪月、纪日、纪时)的基础组成部分。

十天干的阴阳属性

根据奇偶性,十天干分为阴阳两类:

十天干是指什么 什么是十天干

阳干(奇数位):甲、丙、戊、庚、壬,代表事物的“主动、刚健、旺盛”状态;

阴干(偶数位):乙、丁、己、辛、癸,代表事物的“被动、柔顺、收敛”状态。

阴阳属性是十天干与其他系统(如五行、方位)关联的关键维度。

十天干的五行与自然关联

十天干与五行(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)深度绑定,每干对应一种五行,并赋予具体自然意象:

木类:甲(阳木,如参天大树,性坚质硬,为栋梁之材)、乙(阴木,如花草藤蔓,性柔质软,具装饰之美);

火类:丙(阳火,如太阳烈焰,性刚烈,普照万物)、丁(阴火,如灯烛微光,性柔弱,照亮局部);

土类:戊(阳土,如高原城墙,性高质硬,为万物根基)、己(阴土,如田园土壤,性湿软,滋养万物);

金类:庚(阳金,如剑戟矿石,性刚硬,具肃杀之力)、辛(阴金,如珠宝首饰,性柔软,增艳人间);

水类:壬(阳水,如江河湖海,性流动,周流不息)、癸(,如雨露坑涧,性静弱,资生万物)。

十天干与四时方位的对应

十天干与四季、方位形成固定关联,体现“天人合一”的自然观:

东方春:甲乙(木),主春季万物萌发,对应东方(太阳升起的方向);

南方夏:丙丁(火),主夏季万物繁盛,对应南方(阳光最盛的方向);

中央长夏:戊己(土),主夏秋之交万物成熟,对应中央(大地的中心);

西方秋:庚辛(金),主秋季万物收获,对应西方(太阳落下的方向);

北方冬:壬癸(水),主冬季万物潜藏,对应北方(寒冷、寂静的方向)。

十天干的文化与应用意义

十天干起源于古人对太阳运行、物候变化的观察,早期用于记日(如殷商甲骨文中的干支记日),后扩展至纪年、纪月、纪时(如“甲午战争”“辛亥革命”中的干支纪年)。十天干还融入中医(对应五脏六腑:甲胆、乙肝、丙小肠等)、风水(对应方位、人体部位)、命理(如天干化合、相冲相克)等领域,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系统。
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