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明确活动基本信息:举办庆典前需确定时间、地点、主题、内容及规模,确保与活动目标(如品牌宣传、节日庆祝、纪念仪式)一致。例如,避免在居民休息时间(中午12时至14时、夜间21时至次日7时)安排高噪声活动。
2. 严格履行审批程序:根据《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》,预计参加人数在1000人以上的庆典需向公安机关申请安全许可;涉及户外广告、临时搭建舞台等需向城管、规划部门报备;使用高音喇叭、音响器材的,需向城管部门办理《城区高音器材安装使用备案登记证》。
3. 开展安全风险评估:承办者需会同专业机构对活动可行性、安全性进行评估,重点排查消防、电气、场地设施(如舞台稳固性、疏散通道)等隐患,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。
二、安全保障措施
1. 落实安全主体责任:承办者是活动安全之一责任人,需制定安全工作方案(含人员疏散、应急救援、消防措施等内容),配备专业保安人员及安检设备,对入场人员进行身份核查及安全检查(禁止携带易燃易爆、管制器具等危险物品)。
2. 确保场地与设施安全:活动场地需符合国家安全标准,疏散通道、安全出口保持畅通,设置明显指示标志;电气线路需由专业人员进行铺设及检查,避免私拉乱接;临时搭建的舞台、帐篷需使用阻燃材料,确保结构稳固。
3. 强化现场秩序管理:活动期间安排专人负责人流疏导,避免出现拥挤、踩踏;设置治安缓冲区域,对重点部位(如舞台入口、贵重物品存放区)加强值守;若发生突 *** 况(如火灾、人员受伤),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公安机关报告。
三、环境噪声控制
1. 遵守噪声排放标准: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(如居民小区、医院、学校)及其附近街道、广场、公园,中午12时至14时、夜间21时至次日7时不得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庆典活动(如高音喇叭宣传、音响演奏);在其他时间活动,噪声不得超过区域环境噪声排放标准。
2. 规范噪声源管理:禁止使用高音喇叭、大功率音响器材或采用其他高噪声 *** 招揽顾客;商业促销活动需提前向城管部门备案,经同意后按规定时间和方式使用音响;流动商贩不得使用高音喇叭叫卖。
3. 接受监督与处罚:活动组织者需配合城管、环保部门的噪声监测,若接到噪声污染举报,应及时整改;拒不改正的,将面临罚款(如单位行为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,个人行为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)或设备收缴等处罚。
四、其他注意事项
1. 配合部门监管:主动接受公安、城管、环保、文化等部门的监督检查,及时提供活动相关资料(如方案、预案);若活动内容有变更(如时间、地点、规模),需提前向审批部门报告。
2. 维护公共秩序:活动期间不得擅自占用公共道路、广场等区域,保持场地整洁;禁止散发非法宣传品、进行封建迷信活动。
3. 应急处理准备: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(如火灾、人员拥挤、医疗急救),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(如灭火器、急救箱、扩音器);活动前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应急演练,确保熟悉处置流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