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材类型的测试主要通过身体围度测量(腰围、臀围、肩宽等)和视觉特征识别,以下是最主流的3种 *** ,覆盖从简单到精准的需求:
1. 快速自测步骤(3步搞定,适合日常)
通过肩腰比、腰胯比、肩胯比的对比,快速定位体型,步骤如下:
之一步:看肩腰比:用软尺测量肩部最宽处(左右肩峰连线)和腰部最细处的周长。若肩宽>腰宽,选“1”;若肩宽≤腰宽,选“2”。
第二步:看腰胯比(仅之一步选“2”的人做):测量臀部最宽处(大转子连线)的周长。若腰宽<胯宽,选“1”;若腰宽≥胯宽,选“2”。
第三步:看肩胯比:对比肩宽和胯宽。若肩宽<胯宽,选“1”;若肩宽≥胯宽,选“2”。
结果对应:
选“111”:梨型身材(A型):肩窄、腰细、髋宽,脂肪集中在臀部及大腿。
选“112”:H型身材:肩、腰、臀尺寸接近,无明显曲线(常见于偏瘦或肌肉分布均匀者)。
选“121”:倒三角/宽肩型(V/Y型):肩宽>臀宽,上身宽大、下身纤细(男性多见,女性若出现可能与运动或遗传有关)。
选“122”:沙漏型(X型):肩宽≈臀宽、腰细,曲线明显(被认为是极具女性魅力的体型)。
选“221”:苹果型/椭圆型(O型):腰围显著大于胸围、臀围,脂肪集中在腰腹部(常见于久坐或缺乏运动者)。
选“222”:直筒型(类似H型):整体偏瘦,腰部无明显赘肉但缺乏曲线。
2. 围度比值法(更精准,需测量数据)
通过腰围与臀围、腰围与肩围的比值,判断脂肪分布类型,是医学和时尚界常用的标准:
腰臀比(WHR):腰围(肚脐水平)÷臀围(臀部最宽处)。
男性:>1.0为苹果型(中心性肥胖,脂肪堆积在腹部);<0.9为梨型/沙漏型(外周性肥胖,脂肪堆积在臀部/大腿)。
女性:>0.85为苹果型;<0.8为梨型/沙漏型。
腰肩比:腰围÷肩围(肩部最宽处)。
>0.75:苹果型(腰粗于肩,上半身臃肿);<0.7:倒三角型(肩宽于腰,下半身纤细);介于之间:H型/沙漏型(需结合视觉判断)。
结果对应:
苹果型(O型):腰臀比超标、腰肩比>0.75,腰腹突出。
梨型(A型):腰臀比<0.8(女)、腰肩比<0.7,臀宽胯大。
沙漏型(X型):腰臀比接近0.7(女)、腰肩比≈0.75,胸臀丰满、腰细。
倒三角型(V/Y型):腰肩比<0.7,肩宽臀窄。
H型:腰臀比、腰肩比均接近1,无明显曲线。
3. 视觉特征识别(最直观,无需测量)
通过身体轮廓和脂肪分布的直观表现,快速判断体型:
苹果型(O型):肚子圆鼓鼓的,像“啤酒肚”;腰腹赘肉多,穿衣服时腰部“撑得慌”;下肢(大腿、小腿)相对纤细。常见于久坐办公室、缺乏运动或中年人群。
梨型(A型):上半身瘦瘦的,下半身“沉甸甸”;臀部和大腿根部肉多,穿牛仔裤或紧身裤时容易显紧;上半身衣服(如衬衫、T恤)穿起来很宽松。多与雌激素分泌有关(如青春期、孕期女性)。
沙漏型(X型):胸大、腰细、臀翘,曲线明显;穿连衣裙或紧身衣时,能凸显出“S”形轮廓;是很多时尚杂志推崇的“完美体型”,但占比约10%15%(多为天生或运动塑造)。
倒三角型(V/Y型):肩膀宽宽的,像“衣服架子”;胸部、手臂肌肉发达,背部厚实;下半身(臀部、大腿)相对较细,穿西装或运动装时显得很有力量感。常见于男性运动员(如篮球、游泳选手)。
H型(矩形型):肩、腰、臀几乎一样宽,像“长方形的柱子”;没有明显的腰线,穿衣服时容易显得“直筒”;常见于偏瘦、肌肉不发达或骨架小的人群。
以上 *** 可以单独使用,也可以结合使用(如先通过围度比值判断,再用视觉特征验证),帮助你更准确地了解自己的身材类型。不同体型适合的穿搭风格也不同(如梨型适合A字裙、苹果型适合高腰裤),后续可以根据体型特点优化穿搭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