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统婚俗中,谢媒是对媒人促成婚姻的感谢与尊重。无论是古代“父母之命、媒妁之言”的传统社会,还是现代自由恋爱但仍需媒人牵线的场景,男方谢媒均是婚姻缔结过程中的重要礼仪。古代“六礼”(纳采、问名、纳吉、纳征、请期、亲迎)中,“请期”后便有“谢媒”环节;现代多地仍保留“婚前谢媒”的传统,如四川犍为县过去要求新郎新娘婚前3天登门谢媒,携带六样或八样吉祥礼品(如雪片糕、酒、万年青等),寓意“六六大顺”“路路发财”;浙江永康、巴中等地也有“订婚或结婚前一天送谢媒礼”的习俗,媒人需跟随新人参与接亲(称为“圆媒”),象征婚事圆满。
谢媒的时间:传统以婚前为主,现多为婚礼当天
传统习俗中,谢媒礼多在婚前1至3天送达媒人手中,部分地区(如四川犍为过去)需提前3天登门致谢。现代因生活节奏加快,流程逐渐简化,谢媒礼多在婚礼当天交付,媒人接收红包或礼包后即可完成谢媒仪式。无论是婚前还是婚礼当天,均符合“感谢媒人”的核心内涵。
谢媒的内容:礼金+吉祥礼品
谢媒礼通常包括两部分:一是礼金(用红纸或红包包裹,金额根据家庭条件而定),二是吉祥礼品(如六样或八样物品,寓意吉祥)。传统礼品多有美好祝愿,如雪片糕(寓意“步步高升”)、酒(寓意“长长久久”)、万年青(寓意“婚姻长久”)、糖果(寓意“甜甜蜜蜜”)等。部分地区(如永康)还有“谢媒金+烟酒、茶食”的组合,既表达感谢,也传递对新人的祝福。
谢媒的意义:传统礼节与运势讲究
谢媒的核心意义有三:一是传统礼节,遵循“礼尚往来”的原则,媒人作为婚姻的“牵线人”,付出时间和精力促成姻缘,男方谢媒是对其劳动的认可;二是运势讲究,传统习俗认为,不谢媒会影响新人婚后运势,容易招致不吉利的事情;三是家庭责任,谢媒体现男方家庭的教养与诚意,若不谢媒,可能被视为“过河拆桥”,影响女方对男方家庭的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