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除夕夜在哪一天 除夕守岁的由来

admin

2025年除夕是农历二零二四年十二月廿九,对应的公历日期为2025年1月28日(星期二)。这一日期的确定与农历的历法规则相关——农历月份以“朔日”(月亮完全看不见的那天)为初一,一个月的长度为相邻两个朔日之间的间隔(约29.53天,称为“朔望月”)。若腊月遇上小月(29天),则除夕会落在腊月二十九。2025年恰逢腊月为小月,因此除夕未到“大年三十”。

除夕守岁的由来

除夕守岁是春节的核心习俗之一,其起源融合了历法文化、民间信仰与历史传说,主要有以下几层含义:

2025年除夕夜在哪一天 除夕守岁的由来

1. 历法与传统节日的确立:除夕作为“岁末最后一晚”的概念,始于汉朝。汉武帝太初元年(前104年)颁行《太初历》,明确以夏历正月初一为岁首,相应的年末最后一天便被称为“除夕”(“除”意为去除旧岁,“夕”指夜晚),标志着旧年的结束与新年的开端。

2. 驱邪避灾的传说:民间流传最广的说法与“年兽”传说相关。相传“年”是一种凶猛怪兽,每到除夕夜便会出来伤害人畜、毁坏庄稼。人们发现“年”惧怕红色、火光和响声,于是在除夕夜贴红春联、燃放爆竹、通宵守夜,以吓退“年”兽,保护家人平安。这种习俗逐渐演变为守岁的传统。

3. 辞旧迎新的文化内涵:守岁象征着对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期盼。年长者守岁寓意“辞旧岁”,提醒自己珍惜光阴;年轻人守岁则是为了“延长父母寿命”,表达对长辈的孝敬。自汉代以来,新旧年交替的时刻多在夜半时分,全家围坐一堂、灯火通明,通过守岁传递家族团聚的温暖与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。

4. 历史文献的记载:西晋时期已有“熬年”的记载,百姓会在除夕夜点起蜡烛或油灯,彻夜不眠。唐代诗人李世民的《守岁》诗中“共欢新故岁,迎送一宵中”,宋代王安石的《元日》诗中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”,均生动描绘了古人守岁的场景,体现了这一习俗的悠久历史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