银川的婚姻风俗以提亲为起点,无论是汉族还是 *** ,均需通过媒人(多为双方亲戚,如舅舅)传递联姻意向。男方需带四色礼(如烟酒、糕点)上门,向女方介绍家庭情况;女方也会实地查看男方家庭环境,双方满意后安排正式见面。见面时,男方需再次携带四色礼及见面钱,若女方收下则表示同意婚事。
定茶是重要的过渡环节,男方需准备喜爱的花茶、绿茶、龙井等高中档茶叶,搭配红糖、白糖、桂圆、核桃、红枣等(包成一斤小包,贴红纸),作为喜礼送给亲朋好友;同时为女方购置几身漂亮衣服,女方则以盛宴招待来宾。
插花(下聘礼)是确定婚姻关系的关键步骤,男方需根据经济条件准备聘礼(礼金由双方协商确定),并购置化妆用品、四季服装、布匹、金银首饰、一只羊、一百斤大米及糖茶等物品。
二、传统婚礼仪式:特色环节与禁忌
添箱:新娘出嫁前一天,将衣服、鞋子、袜子等生活用品装入箱子,送至男方家,象征将嫁妆正式交付。
送亲与迎亲:宁夏娶亲有“姨不娶,姑不送,大尾巴姐姐全不用”的讲究,送亲人员不能有姑姑,迎亲人员不能有姨。新娘出门时需哭嫁(表达对家人的不舍),坐上迎亲车后,车队上路遇到树木、墙壁、石头等突出物,需贴红纸条(上写“花红盖子”“大吉大利”),寓意逢凶化吉。
婚礼仪式: *** 婚礼需写“依扎布”(婚书),念“尼卡哈”(证婚词),确认婚姻的合法性;男女两家均设宴待客,亲友送礼祝贺。闹洞房时,只耍公婆不耍新人,以各色颜料涂抹公婆(称为“闹公公”“闹婆婆”),寓意“红红火火”,为婚礼增添喜庆。
三、现代婚俗改革:移风易俗的新风尚
近年来,银川大力推动婚俗改革,重点整治高额彩礼、大操大办等陋习。通过“零彩礼’‘低彩礼’礼遇嘉许措施”(如兴庆区为新人提供景区门票优惠、创业帮扶)、“美德+志愿+积分”模式(金凤区将 *** 高价彩礼列为更高积分项,村民凭积分兑换生活用品)等政策,引导新人树立“重感情、轻物质”的婚恋观。创新婚礼形式,举办“贺兰山集体婚礼”(将自然风光与生态理念融合,设置自然音乐会、吉他弹唱等环节)、“中式集体婚礼”(融合却扇礼、结发礼等传统仪式),为新人提供简约庄重且有文化内涵的婚礼体验。这些举措使银川婚俗逐步向“文明、简约、和谐”转变,得到群众广泛认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