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开春的气象学起点为3月中旬至4月上旬(不同区域略有差异):华南地区(广东、广西、海南等)通常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进入春季;江南地区(浙江、江西、湖南等)约在3月中旬达到入春标准;江淮地区多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回暖。
若以节气划分(传统意义上春季开端),2025年立春为2月3日(农历正月初六,22时10分13秒),标志着冬季结束、春季开始,象征万物复苏。2025年为“双春年”(年内包含两个立春,另一个在2026年2月4日),属于农历闰月的特殊年份。
开春养生小常识
1. 养肝为核心,兼顾健脾润燥
春季与肝相应,肝气易升发失常(如肝气郁结或肝火上炎),同时肝木克脾土,需注意养护脾胃;初春仍有“春燥”(口干、皮肤干燥),需兼顾润燥。饮食上遵循“省酸增甘”原则:多吃辛味、甘味食物助阳气升发(如香椿芽、萝卜、芥菜、荠菜、山药、春笋、韭菜),避免过多酸涩食物(如海鱼、虾、螃蟹);脾胃弱者可食小米粥、南瓜粥;应对春燥可选藕、马蹄等食物。
2. 起居有常,顺应阳气升发
夜卧早起:晚上11点前入睡,早晨7点前起床,避免熬夜;
春捂防寒:“春捂秋冻”,重点护住头颈部、肩背部、颈、膝、足等部位(尤其老年人和体弱者),避免过早脱去棉衣;
适度运动:选择轻柔运动(如太极拳、八段锦),避免过度出汗(耗伤阳气);
勤泡脚:晚上用温水泡脚30分钟左右(水温逐渐加热),帮助祛除体内寒气,促进阳气生发。
3. 预防春季常见疾病
呼吸道传染病(流感、支原体肺炎等):及时添减衣物,避免受凉;适当锻炼提升免疫力;多吃升阳食物(如香菜、小葱、菜苗);
肝病:保持情绪平稳(避免抑郁、愤怒),可选用白芍、枸杞、花生、红枣等养肝食物;
心脑血管疾病:中老年人外出穿暖(外套、围巾、帽子、手套),避免冷空气 *** 血管;饮食清淡,改善不良生活习惯(如吸烟、饮酒)。
4. 药食同源,饮用养生茶饮
菊花茶:养肝明目、清肝降火,适合春季护肝(可搭配蜂蜜、黄精、枸杞增强功效);
陈皮生姜茶:驱除体内风寒,增强活力,适合春季食欲不佳者;
解郁防敏茶(茉莉花、柴胡、陈皮、生甘草):理气开郁、疏肝解郁、清热解毒,适合春季情绪波动或过敏人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