臭秦桧的民间传说故事

admin

在杭州西湖边的岳飞墓庙(岳王庙)前,跪着秦桧夫妇等奸臣的铁像。相传到了明朝,杭州城里新来一位姓秦的抚台(地方长官),自知是秦桧后人,见祖宗跪在岳飞墓前羞愧难当,便与师爷密谋,趁夜把两尊铁像丢进西湖。谁知次日湖水骤然发臭,百姓发现铁像失踪,纷纷涌到衙门要。抚台抵赖不出,被百姓强拉去看湖。他当众立誓:“若有人捞出铁像,我立刻辞官请罪。”话音刚落,湖水竟清澈见底,两尊铁像从湖心缓缓浮出,直向岸边漂来。抚台吓得面无人色,仓皇逃回衙门,从此再不敢踏入杭州。百姓将铁像打捞回岳坟前,依旧让他们跪着赎罪。

情节亮点

抚台自认“愧姓秦”,不敢直面祖宗的跪像,折射出民心向背与历史评价的力量。

臭秦桧的民间传说故事

“夜丢铁像—湖水骤臭—誓不出处—湖开现像”的四步转折,形成强烈的因果报应与天意示警色彩。

结尾“人从宋后少名桧,我到坟前愧姓秦”的对联,既点题又具讽刺意味,成为故事的点睛之笔。

流传与版本

地点与人物:故事多发生在杭州西湖岳王庙;人物多为“新任抚台、师爷与愤怒的百姓”。

情节差异:有的版本写“湖水久臭不退”,有的写“立誓后湖开现像”;也有加入西子娘娘显灵、鱼兵蟹将托举铁像的奇幻描写。

文本来源:现代常见的整理本收录于浙江摄影出版社的《西湖民间故事》,亦有公众号与头条文章的通俗版本流传。

相关习俗与延伸

“油炸桧”与油条:民间传说百姓以面捏成秦桧夫妇形象下油锅炸食,称为“油炸桧”,后演化为今日的油条(亦称“油炸鬼”)。

“葱包烩”:杭州小吃,相传也与痛恨秦桧有关,以面皮裹葱段等油炸而成,成为当地特色风味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