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时也命也运也非吾之所能也”是北宋吕蒙正《寒窑赋》中的经典名句,核心是表达人生境遇的起伏并非完全由个人能力决定,而是受时代背景、先天命运与后天运气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1. 句子核心要素解析
时:指时代机遇、外部环境(如社会动荡、王朝兴衰、行业风口等)。例如《寒窑赋》中提到“天不得时,日月无光;人不得时,利运不通”,说明人若赶上混乱时代(如项羽遭遇十面埋伏),即便能力强也无法施展。
命:指与生俱来的先天条件(如出身、天赋、家庭背景等)。文中举例“尧帝明圣,却生不肖之儿;瞽叟愚顽,反生大孝之子”,强调命运的先天性——即使父母贤明,孩子也可能平凡;反之,出身贫寒者(如吕蒙正早年“朝求僧餐,暮宿破窖”)也可能因命运转折而显贵。
运:指后天的人生际遇、偶然运气(如遇到贵人、抓住机遇、规避灾祸等)。比如“韩信未遇之时,无一日三餐;及至遇行,腰悬三尺玉印”,韩信的成功离不开萧何举荐、刘邦给的机会(后天运气)。
2. 整句含义与深层内涵
整句的字面意思是:时机、命运、运气,这些都不是我(或普通人)能掌控的。其深层传递的是豁达的人生观:
承认个人能力的局限性:即使像孔子这样的圣人,也需“待时而动”(如《周易》“君子藏器于身,待时而动”),无法改变时代大势;
倡导顺时应命的态度:面对得失(如富贵或贫贱),应保持平和——得志时不骄纵(“富贵不可尽用”),失意时不自弃(“贫贱不可自欺”),因为这些都是“时、运、命”的安排;
强调努力的价值:虽“非吾之所能”,但个人仍需“尽人事”(如提升能力、做好准备),等待“时”来(如韩信积累军事才能、吕蒙正坚持苦读),才能在机遇来临时抓住。
这句话并非消极认命,而是提醒人们在面对人生的无常时,既要尊重客观规律(时、运、命),也要保持主观能动性(尽人事),以豁达之心接纳命运的起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