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置闰规则要点
农历以月亮的朔望定月(大月30天、小月29天),为使月份与四季同步,采用“十九年七闰”并与二十四节气配合。
置闰核心规则:两个“冬至”之间若有13个朔望月就要置闰;从“冬至”起,遇到之一个“没有中气”的月份,就把它定为前一个月的“闰月”(例如“闰八月”)。
二、1976年的判定过程
1976年(农历丙辰年)在两个冬至之间出现了第13个朔望月,需要置闰。
按规则找出这一年里“没有中气”的那个月:该月之后的下一个月初一才遇到“霜降”(本该属于九月的“中气”),因此该月被定为“闰八月”。
当年官方历书由此确定:出现一个“闰八月”。
三、对应的公历起止日期
1976年的“闰八月”对应公历为:1976年9月24日—1976年10月22日。这一定义用于对照公历安排日程、节日等。
四、快速自检与常见疑问
快速自检:查万年历看当年农历八月之后是否紧跟着第二个“八月”;再核对这段时间内是否“没有中气”,即可确认为“闰八月”。
常见疑问:闰八月与自然灾害无必然联系,它只是历法为保持月相与季节同步的技术安排。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