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宗台湾手抓饼(葱抓饼)传统做法
一、基础食材准备
主料:中筋面粉250g(或高筋面粉200g+低筋面粉50g,提升层次感)、开水150g(烫面关键,激发面筋韧性)、冷水100g(调节面团硬度,避免过黏)。
辅料:猪油(或色拉油)30g(首选猪油,香味浓郁;色拉油需增加10g用量)、盐6g(调味提鲜)、葱花20g(葱香核心,选新鲜小葱切碎)、白芝麻5g(可选,增香点缀)。
二、面团 *** (核心步骤:烫面+揉面+醒面)
1. 烫面:面粉放入大碗,边加开水边快速搅拌,直至形成无干粉的“雪花状”絮状物(避免开水一次性倒入导致结块)。
2. 揉面:待雪花状面絮稍凉(不烫手即可),加入冷水,用手揉成光滑面团(初期面团可能较粘手,可撒少许干面粉辅助,切勿加过多水)。
3. 醒面:将揉好的面团用保鲜膜包裹,静置30分钟以上(让面团中的面筋松弛,后续擀制时不易回缩,层次更分明)。
三、油酥调制(决定层次的关键)
取小碗,加入10g面粉、5g猪油(或色拉油)、3g盐、2g白芝麻、3g五香粉(可选,增香),搅拌均匀成浓稠油酥(若油酥过稀,可加少许面粉调整;过稠则难以涂抹)。
四、饼胚成型(折叠+卷制+擀制)
1. 分割面团:醒好的面团分割成2个50g左右的小面团(家庭 *** 建议小份,易操作;若做大型手抓饼,可分成100g/份)。
2. 擀制薄片:将小面团放在撒有薄粉的案板上,用擀面杖从中心向边缘均匀擀开,直至成为0.20.3cm厚的正方形或圆形薄片(越薄层次越多,但需避免擀破)。
3. 涂抹油酥:在薄片表面均匀刷满油酥(角落也要照顾到,确保每一层都有油香),再撒上葱花(均匀分布,避免局部过咸)。
4. 折叠整形:将薄片像折扇子一样折叠(从一端开始,将面片向中间折,每折一次按压一下,防止散开),直至折成10cm左右的长条;然后将长条卷成圆饼(边卷边拉伸面团,使层次更紧密),收口处捏紧(避免煎制时漏油)。
5. 二次醒面:将卷好的饼胚用保鲜膜包裹,静置10分钟(让面团进一步松弛,擀制时不易破裂)。
6. 擀成饼坯:将醒好的饼胚放在撒有薄粉的案板上,用擀面杖轻轻擀成直径2025cm的圆形薄饼(厚度约0.30.5cm,不宜过薄,否则煎制时易焦)。
五、煎制技巧(外酥里嫩的关键)
1. 预热平底锅:中小火加热平底锅,用厨房纸蘸取少许油(或直接刷一层薄油),涂抹锅底(避免粘锅,但油量不宜过多,否则饼会油腻)。
2. 煎制过程:将饼坯放入锅中,转中火(大火易焦,小火不易熟),不断用铲子或筷子拍打饼面(从边缘向中心拍打,使饼内部空出,层次更分明);待一面煎至金黄酥脆(约2分钟),翻面继续煎另一面(同样拍打),直至两面均呈金黄色(全程约45分钟)。
3. 检查熟度:用铲子轻压饼身,若迅速回弹,说明内部已熟透;若回弹较慢,可延长煎制时间(但需避免煎焦)。
六、出锅与调味
1. 拍松层次:将煎好的手抓饼取出,放在案板上,用铲子或筷子从边缘向中心挑松(或用手轻轻拍打),使饼丝自然散开(层次分明,呈“千层百叠”状)。
2. 搭配辅料:根据个人口味添加辅料(如煎蛋1个、火腿片2片、生菜叶2片、番茄酱10g、沙拉酱10g、香辣酱5g等),卷起来即可食用(也可直接撒上椒盐、孜然粉,原味更香)。
小贴士(提升正宗度的关键)
面团硬度:面团需揉至“光滑有弹性”,若过硬,可加少许冷水;若过软,需加少许面粉(面团过硬会导致饼不易分层,过软则易粘锅)。
油酥比例:油酥中面粉与油的比例约为2:1(油量过多会导致饼油腻,过少则层次不明显)。
煎制火候:始终保持中小火(大火易使饼表面焦糊,内部未熟;小火则无法激发葱油与面筋的香味)。
拍打技巧:煎制时拍打饼面是关键,可使饼内部空出,层次更分明(若不拍打,饼会呈“实心状”,失去手抓饼的特色)。
按照以上步骤 *** 的台湾手抓饼,外层金黄酥脆,内层柔软多层,带着浓郁的葱油与面筋香味,搭配喜欢的辅料和酱料,即可享受正宗的台湾风味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