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节五红是哪五红 端午吃五红的由来

admin

“五红”是端午节的传统饮食习俗,指五种带红色的菜肴,但因地区、时代不同,具体组合略有差异。常见的“五红”组合包括:

烤鸭:选用“一兜红卤”的秘制烤鸭,皮脆肉嫩,红卤透亮,是“五红”中的经典荤菜;

苋菜:被称为“五红”中最资深的食材,民国时期的《金陵岁时记》已有“是日必啖苋菜”的记载,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;

端午节五红是哪五红 端午吃五红的由来

红心鸭蛋(咸鸭蛋):咸鸭蛋的蛋黄呈红心状,不仅味道鲜美,过去还被用来挂在小孩胸前或手腕,寓意避邪;

龙虾(或河虾):龙虾是“五红”中的“新宠”,上世纪70年代起逐渐取代“油爆虾”成为主角,红亮的外壳象征喜庆;

黄鳝:端午时节的黄鳝肉质肥美,红烧后色泽红亮,是“五红”中的重要荤菜。

部分地区也会将雄黄酒纳入“五红”(如南京传统“五红”曾包含雄黄酒),但因雄黄酒含砷,现代多以黄酒替代;还有“红皮萝卜”(如江苏南通海安)等变体。

二、端午吃“五红”的由来

端午吃“五红”的习俗源于民间对“避邪驱毒”的追求,融合了传说与现实需求:

传说起源:相传古代五种毒物(蛇、蜘蛛、蝎子、蜈蚣、壁虎)相约端午到人间作祟。有一户人家的女主人故意说“快吃油炸五毒”,毒物看到桌上五种红色菜肴(如烤鸭、龙虾等),以为是同类被油炸,吓得纷纷逃窜。此后,人们便在端午吃五种红色菜肴,以吓退毒物。

现实需求:端午正值农历五月,俗称“恶月”,天气渐热,蚊蝇滋生,疫病流行。红色被视为吉祥、辟邪的颜色,五种红色菜肴不仅能满足营养需求(如苋菜清热解毒、黄鳝补气血),还能通过“以红驱邪”的心理暗示,增强人们对夏季健康的信心。

文化演变:随着时代发展,“五红”的内容逐渐丰富。例如,南京的“五红”从传统的“苋菜、黄鳝、鸭蛋、雄黄酒、黄瓜”演变为加入龙虾的新组合;扬州等地则有“十二红”的扩展,但核心始终围绕“红色”与“避邪”的主题。
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