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历十月的季节划分需结合传统习俗与气象科学两种视角区分:
1. 传统农历习俗中的冬季
在传统农历体系中,四季划分以“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”为起点,农历十月是冬季的首个月份,称为“孟冬”(冬季的之一个月)。此时对应干支纪元的“建亥之月”(猪月),《礼记·月令》记载其“律中应钟”,标志着冬季正式开始。民间也习惯将农历十月纳入冬季,与十一月(冬月)、十二月(腊月)合称为“冬季”,并有“寒冬腊月”的成语佐证(指农历十月、十一月、十二月为全年最寒冷的时段)。
2. 气象科学中的过渡与区域差异
从气象学角度看,秋季与冬季的划分以气温为核心指标:连续5天平均气温稳定降至10℃以下为冬季起点,稳定升至22℃以上为夏季起点,介于1022℃之间为春秋季。农历十月的气候属性存在明显区域差异:
北方地区:农历十月通常已进入气象冬季,气温显著下降,可能出现降雪;
南方地区:因纬度较低、热量积累较足,农历十月可能仍处于气象秋季,甚至出现“小阳春”现象(如“十月芙蓉显小阳”的物候描述,指晴朗无风时气温回升、气候温暖)。
综上,农历十月的季节归属需结合传统习俗与实际气候判断:传统上属于冬季,而气象上则因地区不同可能处于秋季或冬季初期。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