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干地支详解 天干地支是什么意思

admin

天干地支,简称“干支”,是中国古代用于纪年、纪月、纪日、纪时的核心时间符号系统,也是中国古代对自然规律的抽象概括。其中,“天干”象征天(阳),“地支”象征地(阴),二者按固定顺序两两组合,形成60年一循环的“六十甲子”,成为中国传统时间文化的重要载体。

二、天干系统详解

1. 组成与顺序:天干共有10个,依次为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(读音:jiǎ、yǐ、bǐng、dīng、wù、jǐ、gēng、xīn、rén、guǐ)。

天干地支详解 天干地支是什么意思

2. 阴阳属性:天干分阴阳,奇数位(甲、丙、戊、庚、壬)为阳干,偶数位(乙、丁、己、辛、癸)为阴干。阳干代表阳气上升、事物壮大的阶段,阴干代表阴气渐长、事物收敛的阶段。

3. 五行与方位:天干对应五行与方位:甲乙属木(东方,春季)、丙丁属火(南方,夏季)、戊己属土(中央,四季末)、庚辛属金(西方,秋季)、壬癸属水(北方,冬季)。

4. 原始含义:天干的名称源于对万物生长阶段的描述。例如,“甲”指万物破壳而出(如种子发芽),“乙”指万物抽轧生长(如幼苗弯曲),“丙”指万物炳然可见(如阳光照耀),“丁”指万物强壮(如幼苗长大),“戊”指万物茂盛(如草木繁茂),“己”指万物有形可纪(如果实成型),“庚”指万物收敛(如秋收),“辛”指万物更新(如果实蕴含新芽),“壬”指万物任养(如阳气滋养万物),“癸”指万物揆度(如万物可揣度生长规律)。

三、地支系统详解

1. 组成与顺序:地支共有12个,依次为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(读音:zǐ、chǒu、yín、mǎo、chén、sì、wǔ、wèi、shēn、yǒu、xū、hài)。

2. 阴阳属性:地支分阴阳,奇数位(子、寅、辰、午、申、戌)为阳支,偶数位(丑、卯、巳、未、酉、亥)为阴支。阳支代表阳气旺盛、事物活跃的阶段,阴支代表阴气主导、事物沉静的阶段。

3. 五行与方位:地支对应五行与方位:寅卯属木(东方,春季)、巳午属火(南方,夏季)、申酉属金(西方,秋季)、亥子属水(北方,冬季)、辰戌丑未属土(中央,四季末)。

4. 生肖对应:地支与十二生肖一一对应:子鼠、丑牛、寅虎、卯兔、辰龙、巳蛇、午马、未羊、申猴、酉鸡、戌狗、亥猪,成为民间文化中识别年份的重要符号。

5. 原始含义:地支的名称源于对月亮运行与万物状态的描述。例如,“子”指万物孳萌于阳气下(如冬至一阳生,种子萌动),“丑”指万物纽结未伸(如幼芽屈曲),“寅”指万物演化而出(如春风解冻,昆虫苏醒),“卯”指万物冒地而出(如草木破土),“辰”指万物振动生长(如农民春耕),“巳”指万物盛长(如夏日阳气最盛),“午”指万物丰满长大(如禾苗抽穗),“未”指万物成熟有味(如果实将熟),“申”指万物形体具备(如作物成熟),“酉”指万物衰老(如草木凋零),“戌”指万物灭尽(如秋冬万物收藏),“亥”指万物归核(如种子入仓)。

四、干支的组合与应用

1. 六十甲子:天干(10个)与地支(12个)按“阳干配阳支、阴干配阴支”的规则组合,形成60个基本单位(如甲子、乙丑、丙寅……癸亥),称为“六十甲子”。每60年循环一次,用于纪年(如2024年为甲辰年,2025年为乙巳年)、纪月(如正月建寅)、纪日(如甲子日)、纪时(如子时为23:001:00)。

2. 纪时功能:干支纪时是中国古代最常用的时间记录方式。纪年以立春为岁首(如1984年立春至1985年立春为甲子年);纪月以冬至所在月为子月(近似农历十一月),依次类推;纪日以甲子为起点循环;纪时以地支划分12个时辰(每个时辰2小时),如子时(23:001:00)、丑时(1:003:00)等。

3. 文化延伸:干支不仅是时间符号,还渗透到中医(如子午流注针法,根据时辰取穴)、命理(如八字命盘,分析出生年月日时的干支组合)、风水(如方位选择,结合干支五行)等领域,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