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寒衣:这是寒衣节最核心的习俗。人们会准备冥衣(用五色纸或彩纸剪成衣服形状,部分地区夹棉花象征棉衣)、冥币、纸钱等物品,在祖先墓前焚烧,寓意给阴间的先人送去御寒衣物。有的地方会将冥衣装入写有收者姓名、辈分的纸包(称为“包袱”),如同寄信一般焚化,认为这样先人才能收到。
祭拜祖先:通常在家中或墓地举行。家中会摆设供桌,放置供品(如面条、饺子、糍粑、红豆饭等),焚香点烛,全家按尊卑长幼顺序行礼(如磕头),表达对先人的缅怀与感恩。墓祭则需清扫墓地、添土,再将供品与寒衣一同焚烧。
生者过冬准备:寒衣节标志着冬季来临,生者也会进行象征性的过冬活动。妇女会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,让家人试穿(即使天气尚暖),寓意“换季”;男性则会整理火炉、烟筒,试烧以确保天寒时能正常取暖。
吃特色食物:不同地区有各自的饮食习俗。江苏大丰一带吃红豆饭(传说纪念与地主抗争被杀害的放牛娃);山区兴吃荞面、莜面(耐寒食物);北方部分地区吃面条(象征“长寿”),这些食物既有纪念意义,也符合冬季进补的传统。
寒衣节的民俗禁忌
忌婚嫁与乔迁:寒衣节是祭祀鬼魂的日子,气氛悲伤,不适宜举办婚嫁(认为会给新人姻缘蒙上不长久的阴影)、乔迁(担心亡魂跟随至新宅,对新房不利)等活动。
忌病人出院与体弱者外出:病人(尤其是刚恢复的)阳气不足,寒衣节阴气重,出院途中易被浊气附身,影响健康;妇女、儿童、老人等体弱者应避免长时间在野外逗留(如坟地、路边),防止邪气入侵。
忌晾晒衣被:午后阳气衰减,阴气加重,此时晾晒衣被会让邪气附着,给主人带来不好运(如衣物破损、睡眠不安)。
忌烧衣不彻底:送给先人的衣物、冥钞必须烧尽,若有残留,认为先人无法收到(“前功尽弃”),因此焚烧时要仔细检查,确保完全燃尽。
忌回头与喧哗:祭拜结束后不要回头看(尤其晚上),避免邪气跟随;路上遇到不顺的事不要去坟地,祭拜时不要嬉笑、说不敬的话(如骂人),保持庄重。
忌非特定场合烧冥纸:冥纸是烧给鬼魂的,只能在特定场合(如坟地、家门口)焚烧,避免在非祭祀场所(如路边、小区)烧冥纸,以免招来不必要的鬼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