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重阳节有什么风俗

admin

登高望远:自古以来,山东多地有重阳登高的传统。济南人旧时多赴佛慧山,后逐渐集中于千佛山,千佛山“九九”重阳山会始于元代,已有700多年历史,如今演变为集“看大戏、品小吃、赏民俗”于一体的盛会;邹城有“九月九日,为栗饼菊酒,馈送登高”的记载;惠民等地也有登高饮茱萸酒的习俗。登高既契合秋高气爽的时令,也寄托了“步步高升”的美好寓意。

吃重阳糕(花糕):重阳糕是山东重阳节的核心食俗,以面或米蒸制而成,双层者夹枣、栗等果品,单层则在面上插枣栗及彩色小旗(称“花糕旗”),部分还会塑两只羊形(取“重阳”之象)。花糕象征“吉祥如意,百事皆高”,既是节日食品,也是馈赠佳品:济南以东地区给出嫁女儿送花糕,胶东叫“送菊花糕”;济南以北地区兼送秋冬衣物;济南以西邻近河北的县市有“迎女”之俗,重阳节请女儿回娘家吃花糕,故又称重阳节为“女儿节”“女节”。

饮菊花酒:菊花酒被视为重阳“吉祥酒”,山东威海等地民间认为“酒”与“久”同音,饮菊花酒寓意“长久”,有祛灾祈福的作用。 *** 时多选用当地菊花,加入糯米、酒曲发酵,味清凉甜美,兼具养肝、明目等功效。

山东重阳节有什么风俗

佩茱萸:茱萸香味浓郁,有驱虫去湿、逐风邪、消积食的作用,民间认为九月九是“逢凶之日”,佩茱萸可辟邪求吉,故重阳节又称“茱萸节”。山东邹平一带有用绛囊盛茱萸系于臂上的习俗,部分地区还会将茱萸叶分给乡亲,以避瘟疫。

特色地域习俗:昌邑北部人家重阳节喝辣萝卜汤,谚语云“喝了萝卜汤,全家不遭殃”;鄄城民间称重阳节为“财神生日”,家家烙焦饼祭财神;邹平市祭祀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范仲淹,范公祠(始建于北宋,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)是其主要场所;邹城、惠民等地则有“馈送登高”的传统,如邹城送栗饼、菊酒,惠民送登高食品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