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夏当天,舟山家家户户必煮茶叶蛋或白煮蛋,民间流传“立夏吃只蛋,气力长一万”的谚语。儿童会将蛋装入用彩线编织的蛋套中,挂在胸前,与伙伴们玩“拼蛋”游戏——以实心尖头蛋相互碰撞,蛋壳碎者输,赢者继续挑战,最终选出“蛋王”。这一习俗不仅增添童趣,还被认为能强健身体。
2. 立夏称人
立夏时节,舟山人有“称人”的传统。人们会在户外悬秤于大树下或台门里,用大秤杆为小孩称量体重。称时讲究“秤锤从里往外拿”,寓意体重增加;也有说法认为,称人可祈求身心健康,避免夏季炎热导致消瘦。老话“立夏秤秤人,来年不生病”体现了这一习俗的祈福意义。
3. 吃“地三鲜”与特色饮食
舟山立夏的饮食围绕“尝鲜”展开,核心是“地三鲜”——蚕豆、笋、软菜:
蚕豆:可炒韭菜、做豆瓣羹,口感鲜嫩;
笋:以淡笋(或毛笋、雷笋)为主,民间认为“立夏吃淡笋,脚骨健健过”,寓意夏季农忙有力气;
软菜:叶片厚实似蒲扇,带淡淡涩味,煮成软菜羹(常搭配豆瓣),“立夏吃软菜,背脊像门板”,被认为能强健体魄。
还有立夏饭(翻炒蚕豆、春笋、咸肉后,加入糯米焖煮,鲜香扑鼻)、乌米饭(糯米用乌饭树叶汁浸泡后蒸煮,老人们认为可防中暑和蚊虫叮咬)等特色主食。
4. 编蛋套与绘彩蛋
立夏前,长辈会用丝线或毛线为孩子编织蛋套(形状多样,如小鱼、网袋),用于装茶叶蛋或白煮蛋。蛋套不仅是实用工具,更承载着对孩子的祝福。部分地区还有“绘彩蛋”习俗,孩子们用画笔在蛋上绘制童真图案,将立夏蛋变成创意艺术品,增强对民俗文化的体验。
5. 其他习俗
忌坐门坎:传统观念中,立夏当天小孩忌坐门坎,认为坐了会“疰夏”(夏季乏力、倦怠),虽现在房屋结构变化,此习俗逐渐淡化,但仍被老一辈提及;
渔谚文化:舟山渔民有“立夏连日东南风,乌贼匆匆入山中”“立夏打暴,乌贼抛锚”等渔谚,通过观察立夏风向预测乌贼渔汛,反映渔业生产与节气的关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