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年初四,农历正月初四,是中国传统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,别称“羊日”“迎神日”“接五路日”。在女娲创世神话中,正月初四对应“羊日”(正月一日为鸡、二日为狗、三日为猪、四日为羊、五日为牛、六日为马、七日为人),“三羊(阳)开泰”即源于此,象征阳气回升、万物更新,是吉祥的象征。这一天是“迎神接神”的关键日子——年前腊月二十四“送神”(诸神升天向玉皇大帝述职),正月初四则是诸神重返人间的时刻,民间需举行恭迎仪式;旧时商家会在初四晚上“接五路财神”(接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中五路行神,后演变为财神),初五开市以图吉利,因此也是“接财神”的重要节点。
二、大年初四不能洗头的传统原因
1. 谐音禁忌:“四”与“散”的避讳
老一辈认为“四”与“散”谐音,在春节这个讲究团圆、吉利的节日里,人们期盼家庭和和美美、万事不散。洗头洗澡被视为“洗去”福气、财运的行为,若在大年初四进行,可能将新一年的好运“散”掉,给家庭带来不吉利的兆头。
2. 水神信仰:避免冲撞水神
传统传说中,大年初四是水神的生日(或巡查人间的日子)。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(洗头洗澡需用水),民间秉持“敬畏自然”的观念,认为此时应尽量减少用水,以免冲撞水神,招来不好的运势。这种习俗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尊重与对平安的祈求。
3. 传统习惯:保持仪式感与休息
春节前人们忙于大扫除、准备年货、走亲访友,初四作为“过渡日”,习俗上需进行“扔穷”(打扫室内、扔掉垃圾)、“吃折箩”(吃剩菜大杂烩)等活动,以清理过去一年的晦气、迎接新年。此时洗头洗澡可能破坏这种仪式感,也会打乱假期的悠闲节奏,因此不被提倡。
需要说明的是,随着时代发展,现代人对“初四不洗头”的习俗看法逐渐开放。许多人认为勤洗头洗澡是保持个人卫生的需要,与运气无关,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遵守。但从文化传承的角度,这些传统习俗仍承载着老祖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值得了解与尊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