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农历腊月(十二月)的天干地支为乙巳月(乙为天干、巳为地支)。其中,天干“乙”属木,地支“巳”属火,二者形成“木生火”的五行关系,整体月柱五行以火为主要能量特征。腊月对应农历十二月,地支“丑”藏有辛金、癸水、己土,其中癸水为阴柔之水,冬季水旺,因此腊月也蕴含水的五行特质,但主导仍为火。
腊月养生核心知识
1. 饮食:温热滋补,兼顾均衡
腊月气候严寒,人体阳气内藏,饮食应以温热性食物为主,如羊肉(暖中补虚、益肾气)、红枣(补气血)、桂圆(养心安神)、生姜(驱寒暖胃)等,助力阳气升发,抵御寒冷。同时需搭配新鲜蔬菜(如萝卜、白菜)与水果(如橙子),补充维生素与膳食纤维,避免因温补过度导致上火或便秘。应遵循“七八分饱”原则,细嚼慢咽,减轻肠胃负担。
2. 保暖:聚焦重点部位,避免寒邪入侵
腊月寒冷易诱发心脑血管、呼吸道等疾病,需重点保护头部、颈部、背部、脚部:外出时戴帽子(防头部受寒)、围巾(护颈部)、手套(保暖手部),穿厚棉衣与保暖鞋袜(护脚部);室内保持温暖但通风,可使用加湿器调节湿度(避免空气过于干燥引发呼吸道不适);睡前用40℃左右热水泡脚(可加入艾叶、花椒等中药),既能暖身又能促进睡眠。
3. 运动:适度锻炼,生阳而不耗阳
虽天气寒冷,但适度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、增强抵抗力。建议选择阳光充足、气温较高的时段(上午10点至下午3点),进行八段锦、太极拳、散步或慢跑等低强度运动,以“微微出汗”为宜(避免大汗淋漓导致阳气外泄)。运动前需做好热身(拉伸肌肉、活动关节),防止受伤;运动后及时更换干爽衣物,避免受寒。
4. 作息:早睡晚起,养精蓄锐
冬季昼短夜长,应顺应自然规律,早睡晚起(建议22点前入睡,7点后起床),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。早睡可养人体阳气,晚起能养阴气,维持阴阳平衡,滋养脏腑。睡前避免使用电子产品(蓝光会干扰睡眠),可通过泡热水澡、喝温牛奶、阅读书籍等方式放松身心,提高睡眠质量。
5. 疾病预防:重点防范冬季高发病
冬季是流感、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,需做好预防:勤洗手、多通风(每天23次,每次1530分钟)、少去人员密集场所(必要时佩戴口罩);老年人、儿童及有基础疾病的人群,可在医生指导下接种流感疫苗、肺炎疫苗;高血压、冠心病患者需按时服药、定期监测血压血脂,避免情绪激动或过度劳累。
6. 情绪:保持平和,避免极端
冬季气候肃杀,易引发抑郁、焦虑等情绪,需调摄情志:保持心态平和,避免大动肝火(扰动阳气)或消极沉闷(抑遏阳气);可通过听音乐、练习书法、与亲友聊天等方式缓解压力,保持心情愉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