肾脏是调节体内水液平衡的关键器官,功能受损时水液排泄受阻,易导致身体各部位水肿。早期多表现为晨起眼睑、颜面部水肿(活动后可稍减轻),或双踝、双下肢水肿(劳累后加重,休息后减轻);严重时可蔓延至全身,甚至出现胸水、腹水。
2、泡沫尿(蛋白尿)
尿液中蛋白质增多是肾脏滤过膜受损的典型表现。若排尿后发现尿液表面漂浮细小泡沫(类似啤酒沫),且持续10分钟以上不消散,需高度警惕蛋白尿。这是因为肾小球无法有效拦截蛋白质,导致其随尿液漏出。
3、血尿
血尿分为肉眼血尿(尿液呈洗肉水色、浓茶色或酱油色)和镜下血尿(需显微镜检查才能发现红细胞)。常见于肾小球肾炎、泌尿系统结石或肿瘤等疾病,是肾脏疾病的常见警示信号。
4、尿量异常
健康成人每日尿量约8002000毫升,排尿次数46次。若出现尿量骤增(每日超过2500毫升,多尿)或尿量骤减(每日少于400毫升,少尿),或夜尿增多(夜间排尿次数≥2次,且睡前未大量饮水),均提示肾脏浓缩或稀释功能异常。
5、疲劳乏力
肾脏功能下降会导致体内代谢废物(如尿素氮、肌酐)无法及时排出,蓄积后影响细胞正常代谢,进而出现持续性疲劳、乏力(即使休息充足也难以缓解)。部分患者还可能因蛋白质从尿液中流失,导致营养不良,加重乏力症状。
6、食欲不振/恶心呕吐
肾脏疾病会影响胃肠道功能:一方面,体内毒素堆积会 *** 胃肠道黏膜,导致食欲减退、腹胀;肾衰患者血尿素氮升高,肠道细菌将其分解为氨,氨 *** 胃黏膜,可引起晨起恶心、呕吐(尤其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更常见)。
7、贫血
肾脏可分泌 *** (EPO),促进红细胞生成。当肾脏功能受损时,EPO分泌减少,导致红细胞生成不足,引发肾性贫血。患者常表现为面色苍白、头晕、乏力、心慌(活动后加重),需警惕肾脏疾病的可能。
8、高血压
肾脏参与血压调节(通过排泄水钠、分泌肾素等)。当肾脏受损时,水钠潴留(体内水分和盐分无法排出)或肾素分泌增加,可导致血压升高。尤其无高血压病史的年轻人出现血压升高,或原有高血压患者血压突然恶化,需排查肾脏问题。
9、腰痛
肾脏位于腰部脊柱两侧,当肾脏受到炎症(如肾盂肾炎)、结石(如肾结石)或肿瘤 *** 时,可出现腰部酸痛、胀痛或绞痛(疼痛可放射至腹部或会)。若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,应及时就医。
10、皮肤瘙痒
晚期肾病患者因体内毒素堆积(如尿素霜),会 *** 皮肤神经末梢,引起全身或局部皮肤瘙痒(尤其夜间加重)。这种瘙痒通常难以缓解,且无皮肤病变(如皮疹、红肿),需警惕肾功能不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