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禧是什么性格 慈禧性格特点

admin

慈禧一生以夺取和巩固权力为核心目标,从咸丰帝的贵人逐步晋升为皇太后,通过辛酉政变(1861年)清除肃顺等顾命大臣,开启垂帘听政;后又通过“戊戌政变”(1898年)囚禁光绪帝,镇压维新派,再度掌控政权。她将个人权力置于国家利益之上,为维护统治不惜牺牲一切,如挪用北洋水师军费修建颐和园,导致甲午战争备战不足。

2. 政治手腕高明,工于心计

慈禧善于利用宫廷权术与官僚体系,平衡各方势力以巩固统治。她一方面重用曾国藩、李鸿章等汉族官员镇压太平天国运动,扩大自己的政治基础;另一方面通过“抑湘扬淮”等手段分化汉族官僚集团,防止其坐大。她还通过“文字狱”、监视官员等手段打压异己,确保权力高度集中。

慈禧是什么性格  慈禧性格特点

3. 顽固保守,拒绝变革

慈禧对西方先进思想与制度持排斥态度,虽有洋务运动等“自强”举措,但仅停留在引进西方技术的表层,拒绝触及政治体制改革。当康有为、梁启超提出“君主立宪”“变法维新”等触及皇权根本的主张时,她立即发动戊戌政变,扼杀改革,导致中国错失近代化机遇。其保守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。

4. 多疑猜忌,缺乏信任

慈禧对身边人充满怀疑,常用“监听”“告密”等方式监控官员与亲属。例如,她对恭亲王奕訢从最初的信任到后来的猜忌,最终将其排挤出权力中心;对光绪帝的变法举动更是视为“背叛”,不惜发动政变将其囚禁。这种多疑性格导致宫廷内部关系紧张,也加剧了统治集团的分裂。

5. 精明聪慧,善于权衡

慈禧具备较强的政治智慧,能在复杂的局势中迅速做出判断。例如,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,她果断支持曾国藩、李鸿章等汉族官员组建湘军、淮军,最终镇压了起义,维护了清朝统治;在洋务运动中,她能采纳“师夷长技以制夷”的主张,推动中国近代工业、军事的初步发展。这些举措虽出于维护统治的目的,但也体现了她的精明与权衡能力。

6. 奢靡享乐,生活铺张

慈禧生活极度奢华,日常用度远超国家承受能力。她居住的颐和园耗时18年修建,耗银数千万两;每餐必有上百道菜,衣物、珠宝堆积如山。即使在甲午战争期间,她仍坚持举办60大寿庆典,挪用军费满足个人享乐需求,这种行为加剧了国家的财政危机。
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