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国,受传统数字迷信影响,数字“4”因谐音“死”被多数人视为不吉利,车主普遍倾向于避开这一数字。这种避讳直接导致尾号为4的车牌号占比显著低于其他数字。
数据支撑:尾号4的车牌占比极低
北京作为超大型城市,其机动车尾号限行数据显示,尾号为4的车辆仅占总车数的13%;而尾号为6、8、9等“幸运数字”的车辆占比可达1213%,尾号为0、1、2、3、5、7的车辆更是占据了60%左右的比例。这一数据差异直观反映了尾号4的车牌在整体中的稀缺性。
具体案例:连号4车牌的“稀缺性”与“特殊性”
尽管连号4车牌(如“浙C44444”“桂A44444”)偶尔会出现在拍卖市场或特殊车辆上,但这属于极个别现象。这类车牌往往因“物以稀为贵”而被车主高价竞得,但并不能改变尾号4车牌整体占比低的事实。例如,“浙C44444”曾以8万元高价拍出,后因车主破产转至五菱面包车,其流转过程也体现了连号4车牌的特殊性与稀缺性。
区域差异:部分地区存在例外,但整体趋势不变
需注意的是,部分地区因文化差异对数字4的避讳较弱,如广东潮汕地区认为“4”象征“双欢喜”“好意头”,但这种情况属于少数,并未改变全国范围内尾号4车牌占比低的整体趋势。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