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月初四有什么风俗 正月初四接灶神有什么规矩

admin

1. 迎灶神:正月初四是“迎神日”,民间信仰中,年前腊月二十四灶王爷上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善恶,初四返回人间。为恭迎灶神,家家户户会准备丰盛的果品、香烛,焚香礼拜,部分地区还会鸣锣击鼓。民间还有“送神早,接神迟”的说法,接神仪式多在下午16时左右进行。北方有“初四灶王爷查户口”的传说,因此初四忌出远门,需守在家中以示恭敬。

2. 接五路财神:初四是接五路财神的重要日子(初五为财神诞辰,商家为争利市提前至初四晚上,称为“抢路头”)。商家会携带香烛前往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中五个方向的财神堂请接,每接一路财神便燃放百子炮,全部接完后,将供桌上的马幛火化,表示恭送财神。仪式旨在祈求新岁生意兴隆、财源广进。

3. 吃折罗:“折罗”是北方方言,指将过年期间剩余的饭菜合在一起重新炒制的大杂烩。这一习俗源于勤俭节约的传统,提醒人们珍惜粮食,避免浪费。即使现在生活条件改善,“折罗”仍被视为辞旧迎新的象征,寓意“聚财”与“圆满”。

正月初四有什么风俗 正月初四接灶神有什么规矩

4. 扔穷:初四当天,家家户户会彻底打扫室内卫生,将前几日堆积的垃圾集中扔出院外,称为“扔穷”。民间认为,春节前三日不宜打扫(怕扫走财运),初四扔垃圾可将晦气、穷气赶出家门,为新岁迎来好运。部分地区还有剪“扫晴娘”纸偶,与垃圾一同扔掉的习俗,象征“送穷媳妇出门”。

5. 其他地域风俗:福建莆田地区正月初四称为“大岁”,因明代嘉靖年间倭寇入侵,百姓逃亡,次年正月初四重新围炉过年,形成“做大岁”的习俗,家家户户准备丰盛年夜饭,延续至今;河北蔚县暖泉镇有初四打铁花的传统,铁花在夜空中绽放,寓意红红火火、驱邪避灾。

二、正月初四接灶神的规矩

1. 时间讲究:遵循“送神早,接神迟”的俗谚,送神在腊月二十四清晨进行,接神则在正月初四下午16时左右。民间认为,灶王爷返回人间需“避开阳气旺盛的清晨”,下午时分更符合“接神”的庄重氛围。

2. 准备工作:需备好牲礼(如猪肉、鸡肉)、糕果(如年糕、糖果)、香烛、金纸、鞭炮等祭品。牲礼需新鲜洁净,糕果需摆放整齐,以示对灶神的尊重。

3. 仪式流程:首先将祭品摆放于灶台或庭院中的供桌上,点燃香烛,向灶神鞠躬或磕头,默念“恭迎灶神归来,保佑全家平安”之类的祷词;接着焚烧金纸,燃放鞭炮,营造热闹的氛围,象征“恭送灶神上天述职完毕,欢迎回归人间”;家人围坐在一起,分享祭品,祈求灶神庇佑新岁风调雨顺、丰衣足食。

4. 禁忌事项:初四当天忌出远门,因灶王爷要“查户口”,需守在家中以示恭敬;忌吵架、打架,认为晦气会影响灶神的心情,进而影响家庭运势;忌打碎东西,若不小心打碎,需立即说“碎碎平安”,以化解不吉;忌在娘家过夜,传统观念认为“正月不空房”,新媳妇需回夫家,避免对娘家人造成不利影响。
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