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族的望果节怎么过?

admin

望果节是藏族农区更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之一,意为“绕地头转圈”(“望”指田地,“果”指转圈),核心是通过绕田祈福、文体活动庆祝丰收,承载着族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5世纪末,由苯教“绕田求丰收”仪式演变而来,后融入佛教元素(如转经、念经),逐渐发展为集宗教、娱乐、社交于一体的综合性节日。

一、节日时间

望果节无固定日期,通常根据各地农作物的成熟时间确定,多在藏历五月底至八月初举行(如 *** 、山南一带多在藏历七月,林芝、日喀则等地则在藏历六月或八月)。节期一般为13天,由村民集体商议决定。

藏族的望果节怎么过?

二、核心仪式:绕田祈福

绕田是望果节最庄重的环节,象征着对土地的感恩与对丰收的期盼。

准备工作:村民身着节日盛装(藏袍、氆氇、金银饰品),提前准备“丰收塔”(用青稞、麦穗编织而成,系洁白哈达)、经书、彩箭(招福吉祥物)、酥油茶、青稞酒等物品。

队伍组成:队伍最前方是喇嘛仪仗队,高举佛像、背负经书,吹奏法号;随后是举着“丰收塔”、彩旗的村民;中间是背着经书的老人和手持彩箭的青年;最后是儿童与妇女(妇女多以手捧酒碗,而非用酒碗喝酒,为藏酒文化的独特现象)。

转田流程:队伍从寺庙或村中心出发,沿田间地垄顺时针绕行(象征吉祥),途经乡神殿、山神殿时举行祭祀仪式(煨桑、撒青稞、念经);绕田过程中,村民高呼“恰古修……央古修……”(意为“招财引福”),妇女采集路边的油菜花、青稞穗与彩箭一同握在手中,增强丰收的喜悦氛围;绕田结束后,队伍返回村子,绕村一圈,寓意将福气带回村庄。

三、后续活动:文体狂欢与共享盛宴

绕田仪式后,节日进入欢乐的 *** ,主要包括三类活动:

文体活动:村民聚集在广场或草场,开展赛马(更受欢迎的竞技项目,获胜者会获得哈达、青稞酒等奖品)、射箭、抱石(考验力量)、摔跤、藏戏表演(如《文成公主》《朗萨雯蚌》)、锅庄舞(男女老少围成圆圈,边唱边跳,歌词多为祈求丰收、感恩自然的内容)等,现场氛围热烈。

野餐与宴饮:家家户户带上自家准备的菜肴(如手抓肉、酸奶、糌粑、酥油茶、风干牛肉)和酒食,在广场周围的草场上铺开毡毯,进行野餐;远道而来的客人会被邀请到家中,共同享用“百家餐”(全村人将菜肴集中在一起,不分彼此,象征团结);席间,人们相互敬酒,哼唱酒歌(如《格萨尔王传》中的酒歌),传递祝福。

社交互动:村民借此机会走亲访友,交流农事经验;年轻人通过歌舞、赛马结识伙伴,增进感情;部分地区还会举办物资交流会,出售土特产(如牦牛肉、青稞酒、藏香、唐卡),购买生活用品。

望果节不仅是藏族人民庆祝丰收的节日,更是传承农耕文化、维系社区团结的重要载体。其融合宗教信仰、民俗艺术与社交互动的特色,展现了族对自然的敬畏、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坚守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