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仕强(19352018),福建漳州人,国学大师、中国式管理之父,毕生致力于《易经》研究与中华道统文化弘扬。1990年起开始在大陆讲学,2007年应邀到CCTV《百家讲坛》讲述《易经》内容,以深入浅出、通俗易懂的风格让《易经》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成为大众熟知的“易经导师”。
主要预言梳理及验证情况
1. 瘟疫肆虐预言(2015年)
2015年,曾仕强在苏州演讲时明确表示:“未来5年会是人类死亡非常多的一个阶段。老天之一个用的叫瘟疫。这个瘟疫传播很快,是没有药可以治的。” 2019年底,新冠疫情全球爆发,截至2021年末,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超2.6亿,死亡人数超520万,且病毒不断变异,印证了“传播快、无特效药”的预言。这一预言让曾老的“易经预测”引发广泛关注。
2. 中国崛起与西方衰落预言
中国经济发展预言:1990年,曾仕强在演讲中预测“2004年中国将是全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”。当时中国GDP仅0.36万亿美元(1990年数据),而美国为5.96万亿美元,这一预言被视为“天方夜谭”。2004年,中国GDP按平价购买力计算首次超过日本,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(按美国算法为2010年),验证了预言的准确性。
美国衰落预言:曾仕强指出,美国违反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”的天理,霸权主义终将衰落。21世纪以来,美国经历911恐怖袭击、2008年次贷危机、2020年新冠疫情失控、2021年从阿富汗仓皇撤军等一系列事件,国力相对衰退,印证了其“美国分崩离析”的观点。
3. 人类五大危机预言(2010年)
2010年,曾仕强提出“人类未来30年将面临五大危机”:缺水、缺土、缺粮、缺人、缺德。其中,“缺德”是根本原因——现代社会物欲横流、投机取巧、价值观偏离,违背自然规律与道德。数据显示,全球仍有超10亿人生活在缺水地区(2025年将增至35亿),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,粮食短缺问题加剧(2020年全球1.35亿人面临严重粮食短缺),人口老龄化(低生育率)日益突出,这些均印证了预言的前瞻性。
4. 第三次世界大战是文化战争预言(2010年)
曾仕强认为,“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开始,不是武力或外交战争,而是文化战争”。他指出,西方通过文化输出侵蚀他国价值观(如“精日”“精美”现象、毒教材问题),而中华文化凭借“王道精神”“世界大同”理念,将成为未来世界主流。近年来,文化软实力竞争成为全球焦点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(如中医、道教)重新受到重视,印证了“文化战争”的预言。
5. 易经50年大运预言(2010年)
曾仕强表示,“2009年开始,易经将有50年大运(至2059年)。若人类不能通过易经认识规律、导正未来,将面临毁灭”。近年来,国内对《易经》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:教育部将《易经》纳入高考命题(如2022年语文试卷涉及《易经》“自强不息”),多所大学增设易经相关专业(如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开设易经选修课),说明易经正在重新走进大众视野,发挥其“大道之源”的作用。
6. 中国成为世界之一强国预言(2005年)
2005年,曾仕强根据“中华民族每700年大兴盛”的历史规律(周公→汉武帝→唐太宗→明太祖,间隔约700年),预测“2044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之一强国”。他认为,2044年是中国第五次大兴盛的起点,届时中国将在经济、科技、文化等方面全面领先世界。这一预言虽未到验证时间,但结合中国近年来的发展势头(如GDP快速增长、科技突破),引发了广泛讨论。
7. 2035年人类过关预言(2010年)
2010年,曾仕强通过易经占卜(大衍之数)得出“2035年人类能过关,危机将大化小、小化了”。他认为,2035年人类将面临重大挑战,但通过“趋吉避凶”的智慧,最终能化解危机。这一预言尚未到验证时间,但结合当前全球面临的疫情、气候变化等问题,其“化危为机”的思路仍具参考价值。
8. 2069年世界大同预言(2010年)
曾仕强根据北宋邵雍《皇极经世》“30年一变”的规律,预测“2069年世界大同将实现”。他认为,世界大同不是“国家消失”,而是“大国以王道立国、各国兼顾平天下”,类似孔子的“天下大同”理想。这一预言时间跨度较长,但体现了曾老对人类未来的美好愿景。
预言背后的逻辑:易经的规律观
曾仕强的预言均以《易经》“变化”“规律”的核心思想为基础。他认为,《易经》不是“算命工具”,而是“自然规律的”——通过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,出“物极必反”“盛极必衰”“天人合一”等规律,从而预测未来。其预言的准确性,源于对规律的深刻洞察与对时代的敏锐感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