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反映农事活动的关键节气,南北因气候差异,农事重点各有不同,总体围绕“夏收、夏种、夏管”展开。
北方地区:夏熟作物管理与收获准备
北方地区(如黄淮、华北)的小麦已进入产量形成的关键阶段,农事以“保穗增粒”为核心。需加强后期肥水管理,防止根、叶早衰,促进籽粒充分灌浆;墒情偏差的地区要适时灌溉,但需避免在大风、大雨来临前浇水(防止倒伏);同时要防范干热风(高温、低湿并伴大风)危害,可通过喷施叶面肥、灌溉等方式减轻影响;需密切关注小麦成熟情况,做好收割前的准备工作(如检修农具、清理粮仓)。
南方地区:水稻种植与田间管理
南方地区(如江南、华南)以水田为主,小满是水稻插秧的关键时期,民间有“立夏小满正栽秧”“秧奔小满谷奔秋”的农谚。此时需抢抓农时,整理水田、施足基肥,适时移栽秧苗(秧苗长至34叶期、苗高1215厘米时更佳);移栽后需保持35厘米薄水层,减少叶面蒸腾,加速返青;早稻进入分蘖后期或拔节始期,需及时烤田(排水晾田)控制无效分蘖,保穗增粒;中稻则要争取早栽,以增加养分积累,提高有效穗数。
油料与经济作物管理
小满时节,油菜、棉花等经济作物进入生长旺季。油菜主花序角果呈现枇杷黄色、全株三分之二角果呈黄绿色时,需及时收获,经脱粒、晾晒或烘干后,装入干燥通风处贮藏;棉花处于苗期快速生长期,需及时定苗、移苗、补苗(确保株距均匀),促进早发健长;沿江棉区雨水较多、土壤黏重,需勤中耕松土(每隔23周一次),改善土壤透气性,促根壮苗。
蔬菜与果树管理
蔬菜方面,需选择耐热、耐旱、抗病性强的品种(如夏黄瓜、夏豇豆、空心菜),采用直播或营养钵育苗(育苗期间控制温湿度,防止徒长);施肥以“有机肥为主、化肥为辅”,生长前期增施氮肥促进生长,结果期增加磷钾肥提高品质;浇水需及时(小满后气温高、蒸发快),但避免积水(可采用滴灌、喷灌);同时要加强病虫害防治(如蚜虫、白粉虱,采用黄板诱杀或低毒农药),及时采收(根据生长情况和市场需求,保证品质)。
果树方面,桃、梨、葡萄等处于果实膨大期,需补充高钾复合肥(促进果实发育),叶面喷施硼、锌等微量元素(提高果实品质);新植幼树需薄肥勤施(以氮肥为主),促进生长;同时要合理修剪(摘心、扭梢、疏枝),改善通风透光条件,减少病虫害;需及时疏果(疏除过密果、畸形果、病虫果,保留果形端正的果实)、套袋(疏果后进行,套袋前喷杀菌剂+杀虫剂),提高果品质量。
传统农事习俗(与农事关联)
小满时节的传统习俗多与农事活动相关,如“小满动三车”(水车、油车、丝车):水车用于灌溉稻田,油车用于榨取油菜籽油,丝车用于缫丝(养蚕人家);“祈蚕节”(江浙一带):小满是蚕神诞辰,养蚕者会举行祭祀活动,祈求蚕丝丰收;“看麦稍黄”(陕西关中):出嫁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,询问夏收准备情况及麦子长势;“抢水”(民间习俗):通过人力或畜力带动水车,将河水引入田中,祈祷当年丰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