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做好出行准备:出门前需与对方约好时间,守时不迟到;探亲访友需带合适礼物(如给小孩的压岁钱),避免空手;远行需提前做好攻略(查路线、订住宿),备齐手机、钱包、证件、常备药品及防雨防晒用品。
2. 尊重传统禁忌:正月出行需避开“赤狗日”(初三,与“赤口”同音,易引发口角)、“破五”(初五,忌拜年串门,以免将晦气带入他人家)、“人日”(初七,传统认为不宜外出,需家庭团聚)、“杨公忌日”(如正月十三,传统认为百事禁忌)等不宜出门的日子。
3. 注重言行礼貌:正月里忌吵架、骂人,避免破坏家庭或自身运势;若不小心打碎器物,需立即说“岁(碎)岁平安”“落地开花,富贵荣华”等吉祥话禳解。
4. 关注天气与交通:正月正值春运或返程高峰,需提前规划行程,避开拥堵时段和路段;注意天气变化,携带雨具或保暖衣物,确保出行安全。
正月不能出门的几天
1. 正月初一:家庭团聚日,传统认为不宜远行;需避免清扫地面(恐扫走财运)、倒垃圾(恐流失福气)。
2. 正月初三(赤狗日):与“赤口”同音,传说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,传统习俗中不宜外出拜年。
3. 正月初四:祭财神、迎灶神的日子,灶王爷要点查户口,传统认为不宜远行。
4. 正月初五(破五):俗称“赶五穷”(智穷、学穷等),需在家“赶晦气”,忌拜年串门;传统认为这天出门会将晦气带给他人。
5. 正月初七(人日):传统认为是人类的生日,需家庭团聚,不宜外出;部分地区认为初七是“少阳日”,阳气不足,阴气较重,出门易招惹是非。
6. 正月初八(杨公忌日):传统“杨公十三忌”之一(正月十三为其中之一,但部分地区延伸至初八),认为这天百事禁忌,不宜出门。
7. 正月十三(杨公忌日):传统“杨公十三忌”的之一天,传说从这天起每月提前两天为禁忌日,不宜出门;部分地区认为这天打碎物品不吉利。
8. 正月初七及逢七日(部分地区):河南洛阳、关中平原等地,不仅忌讳正月初七出门,还认为每月初七、十七、二十七等“带七”的日子都不宜出远门,认为这些日子路上孤魂野鬼多,易招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