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伏天的时长由干支纪日法确定,核心规则是:初伏为夏至后第3个庚日(固定10天),中伏为夏至后第4个庚日(时长取决于夏至到立秋间的庚日数量,4个则10天,5个则20天),末伏为立秋后第1个庚日(固定10天)。2025年夏至(6月21日)后,第3个庚日是7月20日(初伏),第4个庚日是7月30日(中伏),而夏至到立秋(8月7日)间仅有4个庚日(6月30日、7月10日、7月20日、7月30日),因此中伏仅为10天,三伏总时长30天。
三伏天禁忌:四件事不可做
1. 过度贪凉:冰饮、生冷瓜果虽能短暂解暑,但易损伤脾胃阳气,导致腹泻、食欲不振;整日关窗吹空调且室内外温差过大(超过5℃),易引发头晕、咳嗽、关节疼痛等“阴暑”症状,还可能导致脑血管收缩诱发中风。
2. 出汗后立刻洗澡或吹风:夏季出汗后,毛孔处于完全张开状态,此时洗澡(尤其是冷水澡)或直接吹风扇、空调,会让寒邪乘虚而入,引发感冒、肌肉酸痛等问题。
3. 过度运动:三伏天高温高湿,过度运动(如剧烈跑步、长时间健身)会导致大量出汗,耗气伤津,甚至引发中暑、电解质紊乱。建议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柔和运动(如八段锦、太极拳、散步),以“微汗”为度,并及时补充淡盐水。
4. 大量饮用绿豆汤:绿豆性寒,虽有清热解暑功效,但长期大量饮用(如每天当水喝)会损伤脾胃,尤其对脾胃虚弱、寒性体质者(如经常胃痛、腹泻)不利。建议每周喝12次,每次1碗即可,避免空腹饮用。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