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,其名称因起源、历法及地域文化差异而有诸多别称,五月节是其中常见的口语化称呼。古代农历五月被称为“午月”(地支纪月),“五”与“午”相通,且“五”为阳数,故五月之一个午日(即五月初五)被称为“端午”或“重午”;而“五月节”则是对农历五月重要节日的通俗概括,尤其强调五月作为“恶月”(夏季疾病多发)的节日属性,涵盖驱邪、祈福等核心习俗。例如,辽代契丹人将端午节称为“五月节”,并传承至今,东北地区仍有此俗称;南方多地也将端午节俗称为“五月节”,体现了地域文化对节日名称的丰富。
端午节可以送礼品,但需兼顾习俗与实用性
端午节是传统“送节”习俗的核心时段之一,送礼是表达孝道、亲情或社交礼仪的重要方式,并无绝对禁忌。常见送礼对象与推荐礼品如下:
长辈/父母:优先选择实用且寓意吉祥的礼品,如茶叶(端午进入夏季,绿茶、红茶等清爽解渴,价格透明且档次可选)、白酒(纯粮食酒为宜,如优级酱香型白酒,适合家庭聚餐,体现礼数)、水果礼盒(应季水果如榴莲、苹果、车厘子等,新鲜实惠,符合夏季饮食需求)、熟食礼盒(烧鸡、酱牛肉、酱肘子等,开袋即食,适合家庭聚餐,实惠且有面子)。这些礼品既符合传统“驱邪祈福”的节日内涵,又满足长辈日常需求。
晚辈/孩子:可选择玩具(如香包、纸鸢等传统玩具,兼具趣味性与文化寓意)、学习用品(如书籍、文具,寓意“求学进步”)、零食礼盒(如粽子、糖果,符合孩子口味,传递关爱)。部分地区还有“送新节”习俗(如建宁地区外甥给娘舅送节),礼品中包含猪肉、面条等,象征“成长”与“团圆”。
客户/合作伙伴:注重礼品的“体面”与“实用”,如高档水果礼盒(体现品味)、品牌白酒(适合商务宴请)、茶叶(商务场合常见,性价比高),既能维护关系,又不会过于刻意。
需注意的细节:
礼品数量宜选双数(如两盒茶叶、两瓶白酒),传统习俗认为“双数”代表“吉祥”,避免“单数”(如一箱茅台)带来的不吉利感;
避免送钟表、梨等与“送终”“离别”谐音的礼品,以免引起误会;
结合对方喜好与实际需求选择礼品(如长辈有高血压,避免送高糖、高脂礼品;客户喜欢喝茶,优先选茶叶),更能体现心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