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巳节是干嘛的 上巳节有何寓意

admin

上巳节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传统节日,古称“元巳”“重三”,最初定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,魏晋以后固定为三月初三。其起源与先秦时期的祓禊习俗密切相关——《周礼》记载“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”,即通过到水边用香薰草药沐浴(“衅浴”),祛除冬日积存的病害与不祥,这一活动逐渐演变为上巳节的核心传统。上巳节还融合了祭祀高禖(管理婚姻与生育之神)、曲水流觞(文人雅集饮酒赋诗)、踏青游春等习俗,形成了集祈福、娱乐、社交于一体的节日体系。

二、上巳节的主要寓意

1. 祈福祛邪,迎祥纳吉

上巳节是干嘛的 上巳节有何寓意

上巳节的核心寓意是“祓除不祥”。古时人们认为春季是疾病易发的季节,通过水边祓禊(沐浴、洗濯)可清除身体与环境的晦气,祈求新岁平安顺遂。“巳”字在古代有“胎儿”“孕育”之意,象征生命与生机,节日活动也蕴含着对新生命、新希望的期盼。

2. 祭祀生育之神,祈求子嗣兴旺

上巳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是祭祀高禖(又称“郊禖”),高禖被视为掌管婚姻与生育的神灵。古代男女会在这一天相会,通过接触自然、祈求高禖庇佑,实现求偶、求育的愿望。这种习俗反映了古人对种族繁衍的重视,是早期生殖崇拜的体现。

3. 青春浪漫,爱情与社交的盛会

上巳节被称为中国古代“最浪漫的节日”。《诗经·郑风·溱洧》中描绘了青年男女在溱洧河畔手持兰草、互赠芍药的场景,展现了自由恋爱的风情。唐代诗人杜甫的“三月三日天气新,长安水边多丽人”,更写出了节日中男女出游、踏青择偶的热闹景象。古代“会男女”的习俗(允许未婚男女自由交往),为青年提供了表达爱慕的平台,因此上巳节也被视为中国古代的“情人节”。

4. 踏青游春,亲近自然的雅趣

三月三正值暮春时节,草长莺飞、万物复苏,上巳节成为人们走出家门、亲近自然的好时机。古代文人雅士会举行“曲水流觞”活动——将酒杯置于弯曲的水流中,杯停之处饮酒赋诗,如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记载的兰亭雅集,成为中国文人风雅的象征。普通百姓则会全家出游,踏青赏花、放风筝,感受春天的生机与活力。
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