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干地支排列图 天干地支排表

admin

天干地支(简称“干支”)是中国古代用于纪年、纪月、纪日、纪时的传统时间体系,由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按固定顺序两两组合而成,共形成60个基本单位(称为“六十甲子”),循环往复使用。

二、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列表

1. 十天干(单数为阳、双数为阴):

天干地支排列图  天干地支排表

甲(jiǎ,阳木)、乙(yǐ,阴木)、丙(bǐng,阳火)、丁(dīng,阴火)、戊(wù,阳土)、己(jǐ,阴土)、庚(gēng,阳金)、辛(xīn,阴金)、壬(rén,阳水)、癸(guǐ,)。

2. 十二地支(单数为阳、双数为阴):

子(zǐ,阳水,对应鼠)、丑(chǒu,阴土,对应牛)、寅(yín,阳木,对应虎)、卯(mǎo,阴木,对应兔)、辰(chén,阳土,对应龙)、巳(sì,阴火,对应蛇)、午(wǔ,阳火,对应马)、未(wèi,阴土,对应羊)、申(shēn,阳金,对应猴)、酉(yǒu,阴金,对应鸡)、戌(xū,阳土,对应狗)、亥(hài,,对应猪)。

三、天干地支排列组合(六十甲子)

天干与地支按“阳干配阳支、阴干配阴支”的规则依次组合,从“甲子”开始,至“癸亥”结束,共60组,无重复。常见排列方式有两种:

1. 线性顺序表(按组合顺序列出):

甲子→乙丑→丙寅→丁卯→戊辰→己巳→庚午→辛未→壬申→癸酉→甲戌→乙亥→丙子→丁丑→戊寅→己卯→庚辰→辛巳→壬午→癸未→甲申→乙酉→丙戌→丁亥→戊子→己丑→庚寅→辛卯→壬辰→癸巳→甲午→乙未→丙申→丁酉→戊戌→己亥→庚子→辛丑→壬寅→癸卯→甲辰→乙巳→丙午→丁未→戊申→己酉→庚戌→辛亥→壬子→癸丑→甲寅→乙卯→丙辰→丁巳→戊午→己未→庚申→辛酉→壬戌→癸亥。

2. 地支对应天干表(按地支顺序列出对应天干):

子→甲子(1)、丙子(13)、戊子(25)、庚子(37)、壬子(49);

丑→乙丑(2)、丁丑(14)、己丑(26)、辛丑(38)、癸丑(50);

寅→甲寅(3)、丙寅(15)、戊寅(27)、庚寅(39)、壬寅(51);

卯→乙卯(4)、丁卯(16)、己卯(28)、辛卯(40)、癸卯(52);

辰→甲辰(5)、丙辰(17)、戊辰(29)、庚辰(41)、壬辰(53);

巳→乙巳(6)、丁巳(18)、己巳(30)、辛巳(42)、癸巳(54);

午→甲午(7)、丙午(19)、戊午(31)、庚午(43)、壬午(55);

未→乙未(8)、丁未(20)、己未(32)、辛未(44)、癸未(56);

申→甲申(9)、丙申(21)、戊申(33)、庚申(45)、壬申(57);

酉→乙酉(10)、丁酉(22)、己酉(34)、辛酉(46)、癸酉(58);

戌→甲戌(11)、丙戌(23)、戊戌(35)、庚戌(47)、壬戌(59);

亥→乙亥(12)、丁亥(24)、己亥(36)、辛亥(48)、癸亥(60)。

四、干支纪年示例(部分年份)

干支纪年法循环使用,每60年为一个完整周期。以下为近现代部分年份的干支对应:

1864年→甲子年、1924年→甲子年、1984年→甲子年;

1865年→乙丑年、1925年→乙丑年、1985年→乙丑年;

1900年→庚子年、1960年→庚子年、2020年→庚子年;

1988年→戊辰年、2048年→戊辰年。
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