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源在“纳甲”与“先后天”关系:震卦纳庚,属东方木;丙午日的天干为丙、地支为午。按“先后天八卦”定位,后天之震在东方,而其“先天”位在东北之艮,艮卦纳丙。以先天克后天为忌(俗称“先后天煞”),故震山(甲卯乙)逢丙日即犯先天克,取用为凶;丙午日因含“丙”,被视为首忌之一。该禁忌在传统择日典籍中以“先后天煞”条目明确列出。
与“消灭煞”的区分
有人会将丙午与“消灭煞”混淆。需要区分:
“消灭煞”是按“月之盈亏—爻之消长”推导的特定忌日,典型如:震忌兑(丁),尤忌丁卯、丁酉;巽忌艮(丙),尤忌丙午、丙子。可见“丙午”是巽山的消灭煞,不是震山的消灭煞。
震山在“消灭煞”体系中的正忌是丁日(尤忌丁卯),而非丙日。丙午日对震山的禁忌,应归于“先后天煞(先天克后天)”,不要与“消灭煞”混为一谈。
实务提示
若坐山为甲卯乙(震),择日宜避丙日、午日(尤忌丙午);同时仍需避开其“消灭煞”所列的丁卯、丁酉等日。
择日以“日为君、月时为臣”,先定日干支避忌,再配合月令、时令与年命,综合权衡旺衰与通关,避免单看一日而定。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