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,昼夜温差大、空气干燥,鼻腔黏膜易受冷空气、过敏原及秋燥 *** ,是鼻炎(尤其是过敏性鼻炎)的高发时段。中医认为“肺开窍于鼻”,鼻炎的发生与肺、脾、肾三脏气虚、外邪侵袭有关,需从保暖防寒、环境防护、饮食调理、穴位 *** 、运动锻炼、鼻腔护理等方面综合预防。
1. 保暖防寒,减少冷空气 ***
霜降后气温骤降,鼻腔黏膜对冷空气敏感,易引发鼻塞、流涕等症状。需及时增添衣物,重点保护头颈部、腰腹部及足部(如戴帽子、围巾、穿厚袜子);外出时佩戴口罩,避免冷空气直接进入鼻腔,降低呼吸道黏膜受 *** 的风险。
2. 环境防护,规避过敏原与干燥
保持室内湿度:使用加湿器将室内湿度维持在40%60%,避免空气过于干燥导致鼻腔黏膜失水、防御功能下降;
定期通风换气:每天上午10点至下午3点开窗通风2030分钟,降低室内细菌、病毒及过敏原浓度;
规避过敏原:过敏性鼻炎患者需注意远离过敏原,如螨虫(勤洗晒被褥、不用地毯)、花粉(室内不摆放花草)、动物皮毛(忌养宠物)等。
3. 饮食调理,增强肺脾功能
中医认为鼻炎多由“肺脾肾虚寒”所致,需避免食用寒凉生冷食物(如冷饮、冰镇水果、生拌凉菜、螃蟹),以免损伤肺脾阳气,加重虚寒症状;多吃富含维生素及润燥食物,如胡萝卜、南瓜、菠菜、银耳、百合、梨(煮熟后食用)、蜂蜜等,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、缓解鼻腔干燥。
4. 穴位 *** ,宣通鼻窍
通过 *** 特定穴位可促进鼻周围气血运行,增强鼻黏膜抗病能力,预防鼻炎发作:
迎香穴:位于鼻翼旁开0.5寸(鼻唇沟中),用双手食指按顺时针、逆时针各按揉1分钟,每天2次,可缓解鼻塞、鼻痒、流涕等症状;
合谷穴:位于手背第1、2掌骨间(拇指与食指之间的凹陷处),用拇指按揉12分钟,每天23次,具有通经活络、清热解表的作用,可辅助缓解鼻炎引起的头痛、鼻塞。
5. 适度运动,提高抵抗力
适当运动可增强体质,提高呼吸道抗寒能力。建议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,如晨跑、太极拳、八段锦、五禽戏等,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(耗伤阳气);运动时注意保暖,避免受凉。
6. 鼻腔护理,保持清洁湿润
冷水洗鼻:每天早上或出门前用冷水搓洗鼻翼(从鼻翼两侧向鼻根部方向),或用冷水轻洗鼻腔,可增强鼻黏膜的耐寒能力,改善鼻腔血液循环;
避免过度清洁:儿童患者不建议用生理盐水频繁冲洗鼻腔(操作不当易引起呛水),成人冲洗时需注意力度适中;
热敷缓解症状:若出现鼻塞、流鼻涕等症状,可用温毛巾热敷鼻部(40℃左右,避免烫伤),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缓解不适。
通过以上综合措施,可有效降低霜降时节鼻炎的发作风险,帮助鼻腔黏膜适应季节变化,保持呼吸通畅。若鼻炎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,应及时就医,避免延误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