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建字旁”指汉字部首“廴”(读作yǐn,俗称“建之底”),其字形来源于“行走、延伸”的意象,许多带有“廴”的字与“延长、扩展、引导”等含义相关。以下是常见的“廴部”汉字及释义:
一、核心“廴部”汉字(无额外偏旁)
1. 建(jiàn):
本义:立朝律(《说文》),引申为“建立、创立”(如建国、建都)、“修筑”(如建筑、建造)、“提出”(如建议、建策);
特指:福建的简称(如闽建)。
2. 廷(tíng):
本义:古时帝王接受朝见、办理政事的地方(如朝廷、宫廷);
引申:庭院(后世多写作“庭”)。
3. 延(yán):
本义:引长(如延长、蔓延);
引申:推迟(如延迟、延宕)、邀请(如延聘、延师)。
4. 廸(dí):
同“迪”(《集韵》),意为“开导、引导”(如启迪、迪哲),也用作姓氏。
5. 廹(pò):
同“迫”(《正字通》),意为“逼迫、强迫”(如迫近、迫胁),现代多简化为“迫”。
6. 廻(huí):
同“回”(《玉篇》),意为“曲折环绕”(如迴旋、迴廊)、“返回”(如回家、迴避),现代多简化为“回”。
7. 廵(xún):
同“巡”(《说文》),意为“巡视、巡查”(如廵逻、廵视),现代多简化为“巡”。
8. 廼(nǎi):
同“乃”(《广韵》),意为“于是、才”(如廼止、廼尔),现代多简化为“乃”。
二、带“廴部”的衍生字(左侧添加偏旁)
通过在“廴”左侧添加不同偏旁,可形成与动作、状态相关的衍生字,常见如下:
1. 键(jiàn):左边加“钅”(金属旁),指“键盘”(如电脑键盘)、“锁键”(如钥匙键),引申为“关键”(如关键人物)。
2. 健(jiàn):左边加“亻”(人字旁),指“健康”(如身体健康)、“健壮”(如健壮的身体),也有“善于”之意(如健谈)。
3. 腱(jiàn):左边加“月”(月字旁,与身体组织相关),指“肌腱”(如跟腱、腱鞘炎),即连接肌肉与骨骼的纤维组织。
4. 毽(jiàn):左边加“毛”(毛字旁),指“毽子”(如踢毽子),一种传统民间运动器材。
5. 楗(jiàn):左边加“木”(木字旁),指“插门的木棍”(如楗闭)、“河工用的木桩”(如楗石)。
6. 犍(jiān/qián):左边加“牛”(牛字旁),读jiān时指“ *** 过的公牛”(如犍牛),读qián时为地名(如犍为,四川古县)。
7. 踺(jiàn):左边加“足”(足字旁),指“脚筋”(如踺子),也指“跳跃时脚的动作”(如踺子翻)。
8. 煡(jìn):左边加“火”(火字旁),义未详(见于古籍《集韵》)。
以上是“廴部”及常见衍生字的整理,涵盖了其核心含义与日常使用场景。其中,“建、廷、延、迪、迫、回、巡、乃”为无额外偏旁的“纯廴部”字,而“键、健、腱、毽”等则是生活中更常用的衍生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