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艾灸的功效与作用

admin

清明时节,气温乍暖还寒,雨水增多,湿气较重,人体易受寒湿侵袭,出现四肢困重、精神不振、脾胃运化失常等问题。艾灸通过燃烧艾绒产生的温热 *** ,可深入渗透肌肤,温通经络,促进体内寒湿之出,帮助身体恢复轻盈状态。尤其适合关节痛、风湿性关节炎等寒湿痹痛人群,能有效缓解疼痛、肿胀等不适。

2. 舒筋活血,促进气血运行

艾灸的热力能激发经气活动,推动气血在经络中顺畅流通,改善局部微循环。对于长期久坐、缺乏运动的群体,清明艾灸可缓解肌肉僵硬、肩颈酸痛、手脚冰凉等症状;对于女性而言,还能促进盆腔血液循环,帮助调理月经不调、痛经等问题。

清明艾灸的功效与作用

3. 扶助正气,增强免疫力

中医认为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。清明前后,人体阳气开始升发,但尚未完全旺盛,此时艾灸可借助艾草的“纯阳之性”,进一步激发体内阳气,增强正气,提高机体对抗外界病原体的能力,预防感冒、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。尤其适合体质较弱、易感冒的人群。

4. 调节情绪,缓解压力

清明时节,人们易因怀念先人而产生悲伤、抑郁等情绪,加上春季肝气旺盛,容易出现情绪波动。艾灸特定穴位(如百会穴)可通过调节神经系统功能,舒缓紧张情绪,放松身心。艾灸的温热感能促进内啡肽分泌,提升愉悦感,帮助缓解春季常见的“情绪困乏”。

5. 针对性调理常见病症

脾胃不适:清明前后湿气重,易引发脾胃虚弱、消化不良、腹胀等问题,艾灸中脘、足三里等穴位,可温补脾胃,增强消化功能。

呼吸系统问题: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,艾灸肺俞、风门等穴位,能宣肺散寒、止咳平喘,预防和缓解感冒、咳嗽等症状。

关节疼痛:对于有风湿病史或长期劳损导致的关节疼痛,艾灸阿是穴(疼痛部位)、阳陵泉等穴位,可散寒止痛、通络除湿,减轻疼痛发作频率。

需注意的是,艾灸虽有诸多功效,但并非人人适宜。阴虚火旺(如手足心热、口干舌燥)、实热证(如高热、局部红肿热痛)、糖尿病患者(皮肤感觉迟钝,易烫伤)及孕妇(腹部、腰骶部禁灸)等人群应谨慎使用。艾灸时需控制温度(以局部温热、微红为宜),避免灼伤;每次选取23个穴位,每穴灸1015分钟,每周23次即可,不宜过度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