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立冬是11月7日(星期五),农历为二零二五年九月十八。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九个节气,也是冬季的起始,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25°,于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。
立冬的天气特点
1. 气温变化:北冷南暖,温差显著
立冬后,北半球太阳辐射量持续减少,北方大部地区受冷空气影响,气温明显下降,东北、西北等地常出现风干物燥、寒气逼人的景象;而南方地区因纬度较低,热量积累仍较充足,从立冬至小雪期间多有“小阳春”天气(风和日丽、温暖舒适),12月后冷空气频繁南下,气温才逐渐降低。我国幅员辽阔,南北温差进一步拉大,如11月漠河与海口的温差可达3050℃。
2. 降水特征: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减少
立冬时节,随着季风气候转换,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。东北地区因气温降至0℃以下,大地封冻,农林作物进入越冬期;华北、黄淮等地降水以小雨或雨夹雪为主,部分地区出现初雪;江南、华南地区降水虽较夏季减少,但仍可能有秋雨,需注意防范阴雨天气对晚稻收晒的影响。
3. 天气过程:冷空气频繁,寒潮多发
立冬后,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,频频南侵,常带来大风、降温并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气。11月是全国寒潮出现最多的月份,剧烈降温易引发感冒、心脑血管等疾病,同时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(如冻害、寒害),需提前做好防御措施。
4. 南北气候差异:季节过渡与转换并存
按气候学划分(连续5天平均气温低于10℃为冬季),我国大部分地区立冬时尚未真正进入冬季:最北部的漠河及大兴安岭以北地区9月上旬已入冬;北京10月下旬已呈冬季景象;长江流域需到“小雪”节气前后才真正入冬;华南沿海及青藏高原部分地区甚至全年无冬或长冬无夏。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