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至是入伏的之一天吗 夏至热还是入伏热

admin

入伏的之一天是“初伏”的起始日,由传统历法规则确定:夏至后第三个“庚日”(干支纪日法中带有“庚”字的日子)为初伏之一天。例如2025年夏至是6月21日,此后第三个庚日是7月20日(庚寅日),即为当年入伏时间。而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北半球白昼最长、太阳高度更高的一天,仅为入伏时间的计算起点,二者并不重合。

夏至与入伏的热度对比:“夏至未至最热时,伏天才是热巅峰”

1. 夏至:太阳辐射最强,但非最热

夏至是入伏的第一天吗 夏至热还是入伏热

夏至当天,太阳直射北回归线,北半球接收的太阳辐射量达到全年更大值,但地表热量仍在不断积蓄(夜间散发热量仍大于白天吸收的热量)。夏至并非一年中最热的时候,反而处于“升温通道”中,民间有“夏至不过不热”的说法,强调夏至后气温才会持续攀升。

2. 入伏(三伏天):热量积蓄峰值,最热时段

三伏天(初伏、中伏、末伏)通常出现在7月中旬至8月下旬,此时太阳辐射虽逐渐减弱,但地表积累的热量已达峰值,加上副热带高压(控制夏季高温的天气系统)稳定控制,天气晴热少雨,气温持续走高。尤其是“中伏”(初伏后10天或20天),因太阳辐射与地表散热达到平衡,湿度较大(东南风带来海洋湿气),闷热感最强,故有“热在三伏,热在中伏”的谚语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