头七怎么做要注意什么 头七烧七由来

admin

头七是传统丧殡习俗中逝者去世后的第七日,被视为其魂魄最后一次返家探望亲人的关键节点。主要流程包括:

1. 筹备阶段:提前设立灵座,摆放逝者遗像、牌位;准备供品(如逝者生前喜爱的糕点、水果、酒菜,或三牲等),数量宜为单数(部分地区认为单数为阳,更吉利);门口悬挂白色灯笼,为逝者照亮归途。

2. 仪式过程:头七当日日落后开始祭祀,家人需在门口或窗口插香,打开窗户引导魂魄归来;按辈分顺序上香,待香燃尽后焚烧纸钱(可写上逝者姓名、生日,念叨下次做七时间);部分地区会在子时烧制梯子形状的物品,象征让魂魄顺着“天梯”升往天堂。

头七怎么做要注意什么 头七烧七由来

3. 后续处理:祭祀完成后,家人应回避(更好入眠,避免魂魄看见牵挂),次日清晨将门口清水洒出门外(寓意洗去尘埃、送别逝者),五谷粮撒入长流水处(寓意辟邪驱霉、助其转世);烧纸钱需在十字路口进行,禁食祭品。

二、头七的注意事项

1. 言行禁忌:头七当天忌家庭口角或嬉笑打闹,避免让逝者觉得人间有憾而留恋红尘;忌穿红色衣服(红色为喜庆色,与庄重氛围冲突),宜穿黑、灰、白等素色。

2. 贡品与饮食禁忌:贡品中忌放牛肉、马肉、狗肉(此类肉需用来犒劳护送魂魄的阴差,避免其难为逝者);祭祀后的贡品不可食用,需与纸钱一同焚烧。

3. 行为与人员禁忌:头七当天忌去坟地祭拜(此时煞神抓替身,易冲撞或被抓替);坐月子、身体弱或有重大疾病者需回避(避免冲撞逝者及阴差);若梦到逝者托梦,需静心帮其完成未了心愿(如交代的事情),让其安心上路。

三、头七烧七的由来

1. 传统信仰根源:源于“人有三魂七魄”的说法,认为人去世后,每七天消散一个“魄”,七七四十九天后“魄”尽;魂魄需在中阴期(死后至投胎前的混沌状态)寻找生缘,头七是其首次返家探望的机会。

2. 佛教文化影响:佛教强调“轮回转世”,认为魂魄需七七四十九天才能确定最终归宿;期间若家属请僧侣诵经超度,可减轻逝者生前罪过,助其进入更好的轮回状态。北魏时期,外戚胡国珍去世后,孝明帝为其设千僧斋,这是“烧七”最早的文字记录。

3. 历史演变:最初“烧七”涵盖七七四十九天,每七天一次仪式;后来逐渐简化,如今多重视头七(首次返家)和七七(断七,魂魄彻底离去),部分地区仅保留头七习俗。
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