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立秋还是晚立秋今年2025 立秋要注意什么问题

admin

2025年立秋的具体时间为8月7日13时51分19秒(星期四),农历为二零二五年闰六月十四。关于立秋的早晚,民间主要有两种判断标准:一是时间阈值法(以中午12点为界,12点后为晚立秋),二是农历月份法(农历七月立秋为晚立秋)。2025年立秋时间明显在12点之后,且对应农历闰六月十四(七月之前),但传统上更倾向于以农历月份判定,因此2025年为晚立秋。

晚立秋的天气特征

民间素有“早立秋凉飕飕,晚立秋热死牛”的谚语,虽无科学定论,但晚立秋通常意味着暑气消退较慢,“秋老虎”(指立秋后短期回热天气)的威势可能更猛。2025年立秋仍处于三伏天中的末伏(8月9日至18日),地表储热仍大,高温闷热天气将持续一段时间,需警惕持续高温。

早立秋还是晚立秋今年2025 立秋要注意什么问题

立秋养生注意事项

1. 防暑湿与“秋老虎”

立秋后虽进入秋季,但“暑湿未消、燥邪初起”,仍需做好防暑降温。末伏期间,避免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,外出时携带遮阳帽、墨镜;室内空调温度不宜低于26℃,避免直吹后颈(风池穴)、肚脐(神阙穴)等部位,以防风寒之邪入侵引发阴暑(症状包括低烧、恶心、腹痛、腹泻等)。

2. 饮食:清润兼顾,避免过度进补

忌“贴秋膘”过度:传统“贴秋膘”以吃肉为主,但现代人多有空调环境下的“苦夏”体验,脾胃功能未受太大损伤,过量摄入油腻肉食易困遏脾胃、助长湿浊。建议以清补为主,多吃冬瓜(带皮煮更利水)、丝瓜、薏苡仁、赤小豆、绿豆等清热利湿食物;同时适量添加银耳、百合、莲藕、梨(蒸食更温和)等清润之品,缓解秋燥。

少辛增酸:“少辛”指减少辣椒、花椒、烧烤等辛温发散食物(避免助长肺气、导致上火);“增酸”指多吃山楂、葡萄、柠檬、番茄、石榴等酸味果蔬(收敛肺气、生津止渴),顺应秋季“收敛”特性。

“三不吃”原则:不吃寒性瓜果(如西瓜、甜瓜),避免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腹痛、腹泻;不吃辛辣、生冷、油腻食物(加重秋燥、影响脾胃运化);不吃隔夜饭菜(高温下易滋生细菌,引发腹泻)。

3. 起居:早卧早起,防寒护阳

遵循“秋三月,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”的原则,建议22:30前上床睡觉(早睡可避免肃杀之气,养护阴津),6:30左右起床(早起有助于肺气舒展,预防秋冬呼吸道病变);早晚温差逐渐增大(可达710℃),早晨出门加一件薄外套(如纯棉或丝质开衫),护住颈、肩、脚踝等易受寒部位;勤晒衣物(晴热天将换季衣物、被褥曝晒4小时),降低螨虫滋生导致的皮肤瘙痒风险。

4. 运动:舒缓适度,避免大汗

选择上午9点前或傍晚5点后(避开“秋老虎”高温)进行运动,推荐八段锦、太极拳、快走、骑行等舒缓项目(心率控制在“170年龄”次/分以内,微微出汗即可);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水、更换干衣(防止感冒);避免过度运动导致大汗淋漓(耗伤阴津,加重秋燥)。
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