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字旁的所有字50个

admin

1. 子(zǐ):部首本身,指儿女(现专指儿子),如“子女”“父子”;也用于地支之一位(属鼠)。

2. 孑(jié):单独、孤单之意,常与“孓”组词“孑孓”(蚊子幼虫),如“孑然一身”。

3. 孓(jué):仅与“孑”组合成“孑孓”,无单独常用义。

子字旁的所有字50个

4. 孔(kǒng):小洞、窟窿,也用作姓氏(如孔子),如“”“孔洞”。

5. 孕(yùn):怀胎、妊娠,如“怀孕”“孕妇”。

6. 存(cún):存在、保存,如“存在”“保存资料”。

7. 孙(sūn):儿子的儿子,也指跟孙子同辈的亲属,如“孙子”“孙女”。

8. 字(zì):文字、字体,如“汉字”“字体设计”。

9. 孚(fú):信用、使人信服,如“深孚众望”(很使人信服)。

10. 孝(xiào):对父母恭敬顺从,尽孝道,如“孝顺”“孝心”。

11. 孟(mèng):兄弟姊妹排行之一,也用作姓氏(如孟子),如“孟兄”“孟春”(春季之一个月)。

12. 季(jì):兄弟姊妹排行第四或最小,也指季节的最后一个月(如“季春”),如“季弟”“季秋”。

13. 孤(gū):幼年失去父亲,也指单独、孤独,如“孤儿”“孤立”。

14. 孖(mā/zī):双生子,如“孖仔”(方言指双胞胎男孩);读zī时通“滋”(滋生)。

15. 孛(bèi/bó):读bèi时指星光暗弱(如“孛星”);读bó时同“勃”(兴起的样子),如“孛勃”(生机勃勃)。

16. 孜(zī):勤勉、不懈怠,如“孜孜不倦”(勤奋努力不知疲倦)。

17. 孞(xìn):古同“信”(诚实、不欺骗),如“孞守诺言”(较少用)。

18. 学(xué):学习、模仿,也指学校、学问,如“学习”“大学”。

19. 孠(sì):同“嗣”(继承、接续),如“孠位”(继承王位,古语)。

20. 孡(tāi):同“胎”(母体内的幼体),如“孡儿”(胎儿,古语)。

21. 孧(you):小孩子,如“孧崽”(方言指小孩);也指幼小,如“孧弱”(年幼体弱)。

22. 孩(hái):儿童、幼儿,如“孩子”“小孩儿”。

23. 孪(luán):双生、一胎两个,如“孪生”“孪生子”。

24. 孨(zhuǎn):谨慎、懦弱,也指年幼,如“孨弱”(懦弱年幼);古同“孱”(软弱)。

25. 孬(nāo):不好、坏,如“孬种”“这人真孬”。

26. 孭(miē):方言,指背负(如“孭仔”指背小孩);也指儿子(如“孭女”指女儿,粤语)。

27. 孰(shú):谁、哪个,也指哪一个,如“孰是孰非”(谁对谁错);同“熟”(成熟),如“孰视”(仔细看)。

28. 孮(cóng):古同“琮”(古代一种玉器),如“玉孮”(玉琮,古语)。

29. 孯(qiān):古同“掔”(坚固、牵连),如“孯固”(坚固,古语)。

30. 孲(yā):方言,指婴儿,如“孲伢子”(婴儿,湘语)。

31. 孱(càn/chán):读càn时指软弱、弱小(如“孱王”指懦弱无能的君王);读chán时指卑微、懦弱(如“孱琐”指卑微琐碎)。

32. 孳(zī):繁殖、滋生,如“孳生”(繁殖生长);同“孜”(勤勉),如“孳孳不倦”(同“孜孜不倦”)。

33. 孴(nǐ):众多的样子,如“孴然”(众多的样子,古语);也指混乱,如“孴乱”(杂乱,古语)。

34. 孶(zī):同“孳”(繁殖、滋生),如“孶息”(繁殖,古语)。

35. 孵(fū):鸟类伏在卵上使卵内的胚胎发育成雏鸟,如“孵化”“孵蛋”。

36. 孷(lí):双胞胎,如“孷孖”(双胞胎,古语);也指寡妇,如“孷孀”(寡妇,古语)。

37. 孹(bò):古同“擘”(分开、分裂),如“孹开”(分开,古语)。

38. 孺(rú):小孩子,如“孺子”(小孩);也指年轻、年幼,如“孺子可教”(年轻人有培养前途)。

39. 孻(nái):方言,指最小的儿子或女儿(如“孻仔”指最小的儿子,粤语)。

40. 孽(niè):罪恶、罪过,如“”“造孽”;也指坏的意思(如“孽种”)。

41. 孼(niè):同“孽”(罪恶、罪过),如“孼根”(祸根,古语)。

42. 孾(yīng):婴儿、小孩,如“孾儿”(婴儿,古语);也指幼小,如“孾弱”(年幼体弱)。

43. 孿(luán):同“孪”(双生、一胎两个),如“孿生子”(双胞胎,古语)。

44. 孹(bò):同“擘”(分开、分裂),如“孹开”(分开,古语)。

45. 孭(miē):方言,指背负(如“孭仔”指背小孩);也指儿子(如“孭女”指女儿,粤语)。

46. 孯(qiān):古同“掔”(坚固、牵连),如“孯固”(坚固,古语)。

47. 孲(yā):方言,指婴儿,如“孲伢子”(婴儿,湘语)。

48. 孱(càn/chán):读càn时指软弱、弱小(如“孱王”指懦弱无能的君王);读chán时指卑微、懦弱(如“孱琐”指卑微琐碎)。

49. 孳(zī):繁殖、滋生,如“孳生”(繁殖生长);同“孜”(勤勉),如“孳孳不倦”(同“孜孜不倦”)。

50. 孴(nǐ):众多的样子,如“孴然”(众多的样子,古语);也指混乱,如“孴乱”(杂乱,古语)。

注:部分生僻字(如“孾”“孿”“孯”等)现代使用频率较低,多出现于古籍或方言中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