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水二十四山阴宅水法是基于“二十四山向”(将360度平面划分为24个15度方位,用天干、地支、八卦表示)体系,结合“长生十二运”“三合局”“九星水法”等理论,规范阴宅(坟墓)立向、来去水方位及消纳方式的风水术数核心内容。其核心逻辑是通过水的“来、去、聚”方位与山向的五行生克关系,判断对后代子孙运势(如丁财、贵贱、寿夭)的影响。
一、基础理论框架
1. 二十四山向定义:以罗盘为工具,将圆周360度分为24等份(每份15度),涵盖十天干(甲、乙、丙、丁等)、十二地支(子、丑、寅、卯等)及八卦(乾、坤、坎、离等),形成“一卦管三山”的格局(如乾卦管戌乾亥、坎卦管壬子癸)。山向指坟墓的“山”(背后靠山)与“向”(面前朝向),如“子山午向”即坐子山(正北偏东)、向午山(正南偏西)。
2. 水法核心原则:
阴阳局区分:山向有阴阳之分(如子山为阳、午山为阴),水法需“左水倒右”(阳局)或“右水倒左”(阴局),顺逆不可颠倒。
长生十二运逻辑:水需从“长生方”(如木长生在亥)流入,“旺方”(如木旺在卯)汇聚,“墓方”(如木墓在未)流出,符合“生入、旺出”的吉局;忌“病、死、绝”方来水或出水。
三合联珠:以地支三合局(如申子辰合水局、寅午戌合火局)为核心,强调“生方为源、旺方立向、墓方为水口”,如子山午向属火局,需从寅方(长生)引水,午方(旺方)立向,辰方(墓方)出水。
二、常见水法歌诀与实例解析
阴宅水法多以歌诀形式传承,便于记忆操作。以下以“壬子二山”“子山午向”为例说明:
1. 壬子二山向丙午:歌诀“左水倒右记清楚,辛戌丁未皆可去,三合联珠福永驻”。意为壬子二山需立“左水倒右”(阳局),水从辛戌、丁未方流出,符合“长生(亥)→ 旺(午)→ 墓(戌)”的三合联珠格局,主福泽绵长。
2. 子山午向(丙子丙午分金):歌诀“右水倒左巽巳配,左水倒右必出坤,五福满门双富贵”。子山为阴,需立“右水倒左”(阴局),水从巽巳方流入、坤方流出(火局墓方),主后代“五福临门”(寿、富、康宁、攸好德、考终命)。
3. 壬山丙向九星水法:壬山丙向(少男配少女)的九星水法中,“艮辅水”(一四房巳酉丑年发丁少、发财少,出文武进士)、“丙辅水”(二五房巳酉丑年发财快、丁少,幼童文武功名)为吉;“巽武水”(一四房巳酉丑年发丁少、好色,出文举武兴)需谨慎(易出好人);“午廉水”(二五房寅午戌年败,丁少壮血、投吊)为大凶(主夭折、疾病)。
三、关键注意事项
1. 忌黄泉煞与八曜杀:黄泉煞(如“辰巽巳为黄泉煞”)、八曜杀(如“艮寅为八曜杀”)等方位绝对不可出水或来水,否则主“丧戌才之子”“败绝”“软脚疯癫”等凶祸。
2. 宜放天干水:传统认为“天一生水”,放水宜从天干方位(如甲、乙、丙、丁等)流出,避免地支方位(因地支易受流年冲克)。
3. 山向精度要求:“分金差一线,富贵不相见”,立向需精确到“分金”(1度=60分金),偏差12度可能导致“吉局变凶”“丁财两败”。
4. 结合峦头形势:水法需与“龙”(山脉走势)、“砂”(周围山体)、“穴”(穴位)配合,如“龙真穴的”(山脉气势磅礴、穴位藏风聚气)的前提下,水法才能发挥更佳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