种了的话有化解办法吗

admin

若种植过程中因农药(如除草剂、植物生长调节剂)使用不当导致作物药害,可通过以下措施缓解:

1. 加强田间管理:种子或幼苗受害较轻的田块,加强水肥管理(适当补充氮肥)促进早发;中后期受害的,及时中耕松土、增施磷钾肥,提升作物自身恢复能力。例如麦苗受绿麦隆药害后,可追施人粪尿,根外喷施尿素加磷酸二氢钾。

2. 灌排水处理:因土壤处理不当或喷洒过量农药引起的药害,可立即灌水稀释农药(水稻田除外,丁草胺药害灌水可能加重);严重时可排水晒田,降低药害浓度。

种了的话有化解办法吗

3. 喷洒安全剂或缓解药剂:药害初期,喷洒对应安全剂(如波尔多液中 *** 铜引起的药害,用0.5%~0.1%石灰水解毒);或针对特定农药使用缓解药剂(如有机磷药害喷0.2%硼砂溶液)。

4. 人工剪除受害部位:果树等木本植物受药害时,迅速剪除受害严重的树枝,防止药剂继续传导,并及时灌水。

5. 翻耕或改种:受害极重、植株大部分枯死的田块,待药性降解后翻耕土地重新播种;若为局部药害,放水冲洗后补种速效氮肥(每666.7平方米施尿素5~12千克)。

种植违规(如非粮化、非农化)化解建议

若因政策调整(如永久基本农田“非粮化”管控),种植了不符合规定的作物(如永久基本农田种树、一般耕地种林果),可采取以下措施:

1. 遵循政策要求整改:永久基本农田主要用于种粮(稻谷、小麦、玉米三大谷物),若已种植非粮食作物,需逐步恢复粮食种植;一般耕地可用于粮、棉、油、糖、菜等,但不得违规挖湖造景、种植草皮或超标准建设绿化带。

2. 申请耕地“进出平衡”:若需将耕地转为林地、园地等其他农用地,需通过统筹林地、草地、园地整治为耕地等方式,补足同等数量、质量的长期稳定利用耕地(县域内无法落实的,在市域或省域内统筹)。

3. 利用现有园地/其他农用地:避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,选择现有园地、草地等种植非粮食作物(如药材、花卉),减少政策风险。

种植技术问题(如土壤板结、药害、病虫害)化解技巧

针对种植中常见技术问题,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:

1. 土壤板结处理:增施有机肥(如农家肥、秸秆还田)、实行轮作(如水旱轮作)、采用深松耕技术(打破犁底层),改善土壤团粒结构。

2. 药害预防与缓解: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控制浓度和用量,避免重复用药;药害发生后,及时采取上述药害化解措施。

3. 病虫害绿色防控:采用“预防为主、综合防治”策略,结合农艺措施(如选择抗病品种、高温闷棚)、物理措施(悬挂黄板、灭虫灯)、生物措施(释放赤眼蜂、喷施苦参碱)和化学措施(使用低毒农药),减少病虫害损失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