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南与月相关的中秋习俗

admin

云南各民族在中秋夜围绕“月”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习俗,既有的“祭月”“拜月”,也有浪漫的“跳月”“串月”,以及以月为名的社交与祈福活动,寄寓对团圆、爱情与丰收的祈愿。

主要民族与习俗一览

民族 | 习俗名称 | 与月的关系 | 典型做法与寓意

云南与月相关的中秋习俗

白族 | 拜月放灯 | 直接“拜月”+以灯映月 | 月升东山时置席对月礼拜;在大理鹤庆等地放河灯、耍龙灯狮灯,祈愿生活美满。

彝族阿细人 | 跳月 | 月下起舞、以月寄情 | 月夜在开阔地围篝火“跳月”(阿细语“嘎斯比”),青年男女互诉情意。

纳西族 | 祭月 | 祭祀月神、祈福 | 丽江等地设供桌,点烛插桂花,摆月饼与瓜果,祀求风调雨顺、国泰民安。

傣族 | 拜月 | 以月为神、致敬英雄 | 传说月宫有英雄化身,月出时焚香拜月;有的地方鸣放枪致意。

花腰傣 | 叫魂 | 借月“叫魂”求吉 | 新平一带圆月升起后在屋顶平台献祭,点香烛“叫魂”,祈五谷丰登、人畜平安。

德昂族 | 串月亮 | 月下对歌传情 | 月明之夜上山对歌、吹葫芦笙,互诉衷情,或以槟榔、茶订婚约。

苗族 | 闹月 | 月下“闹”情 | 中秋夜吹芦笙、歌舞“闹月”,青年借此寻觅意中人。

布依族 | 偷瓜送子 | 借“月夜”行善祈嗣 | 夜间“偷”老瓜以红布包好送缺子之家,主家设酒款待,寓“添丁”。

阿昌族 | 煮饭喂狗 | 感恩狗衔谷种、以月为证 | 梁河等地八月十五以新米煮饭先喂狗,再走亲访友,寓不忘恩、庆丰收。

壮族 | 祭月请神 | 请月神下凡的仪式 | 设供桌与“神树”象征,行“请神—对歌—卜卦—送神”仪式,月夜祈福。

云南中秋的味道与月色场景

月饼与佳肴

云南味道里,“云腿月饼”自明末清初的“云腿包子”演变而来;丽江纳西月饼称“班涛”,为炭烤大饼,面掺荞面与红糖,馅有核桃、花生、红豆沙,表面撒芝麻并点“月”字;文山富宁壮家“七彩土饼”以植物天然染色,糯米香与草木清香交融。中秋家宴常见板栗入馔(如粉蒸肉、红烧肉、煮鸡)与核桃菜肴,应景又乡土。

赏月佳处

城市与自然皆可赏月:昆明滇池、大理洱海、丽江古城与曲靖罗平油菜花海(秋季夜色与远山相映)等,皆为观月好去处;城市地标如大观楼亦有“中秋月影”之美。出行赏月宜择开阔地,注意防风保暖与人流安全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