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榴石的鉴别 如何鉴别石榴石

admin

石榴石的鉴别可从真伪鉴定、拼合石识别及相似宝石区分三个核心维度展开,结合物理性质、光学特征及内含物分析等 *** 综合判断。

一、石榴石真伪鉴定

1. 颜色与光泽观察

石榴石的鉴别 如何鉴别石榴石

石榴石的颜色受成分影响差异显著,常见红色(镁铝榴石、铁铝榴石)、黄色(锰铝榴石、钙铝榴石)、绿色(钙铝榴石变种“沙弗莱”、钙铁榴石“翠榴石”)等。真石榴石光泽为强玻璃光泽,表面明亮但不刺眼;若颜色过于鲜艳(如“假红”“假绿”)或光泽呈“塑料感”“玻璃感”,需警惕为仿品。

2. 物理性质测试

折射率:石榴石为单折射宝石,不同品种折射率差异大(如镁铝榴石1.7141.742、铁铝榴石1.7501.760、翠榴石1.8881.895)。使用折射仪测试,若数值超出石榴石常见范围(1.351.81),则为仿品(如玻璃折射率约1.50)。

密度(比重):石榴石密度较高,一般在3.54.3g/cm³(如镁铝榴石3.78、铁铝榴石4.05、翠榴石3.84)。可通过手感判断(比同体积水晶、玻璃更重),或用密度计精确测量。

硬度:石榴石硬度为6.57.5(莫氏硬度),高于玻璃(56)。用小刀或硬度笔划刻,若表面无划痕,则符合石榴石硬度特征。

3. 内含物特征

天然石榴石内部常含特征包裹体,是鉴别真伪的关键:

铁铝榴石:含大量晶体包体及三组金红石针(呈60°夹角分布);

锰铝榴石:含面纱状愈合裂隙(类似“花边”);

翠榴石:含马尾丝状包裹体(纤维状石棉,呈放射状排列)。

若内部无包裹体(过于“纯净”)或包裹体形态不符(如圆形气泡),则可能是合成或仿品。

二、石榴石拼合石识别

拼合石多为二层石(如红色铁铝榴石与有色玻璃黏合),识别 *** 如下:

侧视光泽差异:台面看颜色均匀、光泽好,侧视时上下层光泽不一致(如上层玻璃光泽、下层石质光泽);

红圈效应:将拼合石台面向下置于白色背景,光照下可见红色圈环绕腰部(因玻璃与石榴石折射率差异导致);

放大检查:可找到黏合层(呈“线状”或“分层”)及黏合层中的气泡(天然石榴石无气泡)。

三、相似宝石区分

1. 红色系列(与尖晶石、红宝石区分)

尖晶石:与镁铝榴石折射率(1.7141.742)重叠,但尖晶石有红色荧光(石榴石因含铁无荧光);放大检查,尖晶石内部为八面体负晶(石榴石为晶体包体)。

红宝石:为非均质体(有双折率),折射率(1.7621.770)高于石榴石;放大检查有六方生长环带(石榴石为均质体,无此特征)。

2. 黄色系列(与锆石、托帕石区分)

锆石:为非均质体,折射率(1.921.98)远高于石榴石;有653.5nm特征吸收线(石榴石无);放大检查有双影线(石榴石无双影)。

托帕石:为非均质体,折射率(1.6191.627)低于石榴石;密度(3.53g/cm³)略低;放大检查有气液包体(石榴石多为晶体包体)。

3. 绿色系列(与翡翠、翠榴石区分)

翡翠:为纤维交织结构(放大检查可见“丝状”纹理),折射率(1.66)低于石榴石;密度(3.34g/cm³)低于石榴石;查尔斯滤色镜下不变红(水钙铝榴石变红)。

翠榴石:是钙铁榴石的高价值变种(含铬致色),需通过马尾丝状包裹体(仅翠榴石有)及高折射率(1.8881.895)区分。

通过以上 *** 综合判断,可有效鉴别石榴石的真伪、拼合情况及相似宝石。需注意,宝石鉴定需专业仪器辅助(如折射仪、分光镜),日常鉴别可结合物理性质与内含物特征初步判断。
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