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子孙桶(子孙宝桶):陪嫁“三宝”之一,通常为三件套(马桶、脚盆、水桶),外裹大红布。桶内放置红花生、红枣、桂圆、五个红鸭蛋、爆米花、一捆筷子、一包卫生纸、柏树枝(寓意“早生贵子、健康富足、五子登科”)。部分地区简化为一对桶,同样需装吉祥物品。
2. 红箱子(嫁妆箱):用于装压箱钱、嫁衣、喜糖、喜果及金银首饰。箱内四个角及中央需放压箱钱(父母给女儿的“体己钱”,寓意“不是无依无靠”),并由近亲男童(如新娘胞弟)押送,称为“押嫁妆”。
3. 床上用品(喜被、四件套):被子是陪嫁核心,需选双数(4、6、8套更佳,寓意“成双成对、和和美美”),其中“百子被”“龙凤被”为传统首选;四件套/六件套需备两套(一套给公婆,一套自用),同样遵循双数原则(避免单数,寓意“好事成双”)。
二、实用生活必备类物品
1. 生活用品套装:包括一对牙刷杯、一对皂盒、一对毛巾、一对脸盆(统称“生活八件套”),以及拖鞋(男女各一双)、睡衣(男女各一套)、袜子(男女各一双)、内衣裤(男女各一套)、牙刷牙杯(2个)、牙膏(1支)、沐浴露洗发水护发素等。部分家庭会将脸盆内放柏树枝、红枣、桂圆,用红布包裹(寓意“聚宝招吉”)。
2. 厨房用具:根据家庭情况选择,常见的有大家电(空调、冰箱、洗衣机、电视)(部分地区称“传统三大件”)、小家电(电饭煲、热水瓶、挂烫机、微波炉)、餐具(一百多头或五六十头的一套、筷子两盒)、厨房围裙等(寓意“上得厅堂、下得厨房”)。
三、服饰与行头类物品
1. 新娘礼服:需准备结婚礼服(出门纱、仪式纱、敬酒服)、中式礼服(若需传统接亲)、小礼服(回门或晚宴)、皮鞋(中式婚鞋+仪式鞋,避免漏脚趾)、回门衣服(一套)。部分家庭会为新娘准备红腰带、红手绢(寓意“腰缠万贯、走桃花运”)。
2. 父母与伴娘服装:父母礼服(一套,用于婚礼当天)、伴娘服(需提前为伴娘准备,通常为23套)。
四、其他重要物品
1. 珠宝首饰:包括传家首饰(如龙凤镯、玉镯、金项链)(母亲传给女儿,寓意“传承美好”)及新购首饰(如戒指、耳环、项链)(“三金”通常为男方购买,但女方也可额外准备)。首饰需与压箱钱一起放在嫁妆箱内,专人看管。
2. 压箱钱:父母给女儿的“应急钱”,金额根据家庭经济情况而定(一般为一笔整数,如1万、2万),放在嫁妆箱的四个角及中央(寓意“娘家是后盾”)。
3. 喜糖与红包:需准备喜糖(男方送彩礼后,女方用喜糖换取男方家的“红蛋、小孩肚兜、鞋子”等回礼)、红包(包括贡官礼、扛夫礼、车夫礼、小孩红包等,用于婚礼当天打赏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