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立秋是公历8月7日(星期四),农历为二零二五年闰六月十四,当日具体交节时间为13时51分至13时52分(不同来源记录略有差异,均在13时50分左右)。
立秋的主要特点
1. 晚立秋:暑热持续时间较长
2025年立秋时间为下午13时50分左右,属于“晚立秋”(古人以午时为早晚分界点,午后立秋即为晚立秋)。民间有“早立秋凉飕飕,晚立秋热死牛”的经验之谈,气象规律也显示,晚立秋时副热带高压仍会持续盘踞,高温、闷热天气难以迅速消退,“秋老虎”的威力不容小觑。
2. 秋包伏:炎热战线进一步拉长
“秋包伏”是指立秋后仍有末伏时段(今年末伏始于8月12日,立秋在8月7日,即立秋后还有5天末伏)。老话“秋包伏,热得哭”形象地说明,这种情况会导致热量散发缓慢,闷热感延续较久,即使进入立秋节气,仍需警惕高温反弹。
3. 母秋:气候可能更趋晴热
2025年立秋农历为闰六月十四(双日子),属于“母秋”。农谚云“公秋爽,母秋凶”,“母秋”年份的气候通常更为复杂,高温持续时间或更长、强度或更大,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持续晴热天气,需提前做好防暑准备。
4. 物候特征:夏秋交替的信号显现
立秋有三候:“一候凉风至”,立秋后我国多地开始刮偏北风,偏南风逐渐减少,北风带来丝丝凉意,标志着暑热开始减退;“二候白露降”,由于昼夜温差增大,清晨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植物叶片上凝结成晶莹的露珠;“三候寒蝉鸣”,寒蝉感知到阴气上升,鸣叫声变得响亮而凄切,成为夏秋交替的典型物候特征。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