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三伏天于7月20日正式入伏,8月18日出伏,共计30天(初伏10天、中伏10天、末伏10天)。这一时间段为一年来阳气最旺、湿气最重的时期,也是调理体质的重要窗口。
三伏天不要做的五件事
1. 过度贪凉(冷饮/冷风/冷水澡):避免大量食用冰镇西瓜、冷饮、冰镇啤酒等寒凉食物,以防损伤脾胃阳气,引起腹痛、腹泻等不适;不要让空调或风扇冷风直接对着颈椎、后背等部位吹,以免导致颈背部肌肉痉挛、酸痛;出汗后不要立即冲凉水澡,此时毛孔处于张开状态,凉水 *** 易使寒气入体,诱发感冒、血压波动等问题。
2. 长时间待在封闭空调房:不要全天紧闭门窗、持续吹空调,应定时开窗通风(每天至少2次,每次30分钟以上)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。长期处于低温、密闭环境中,会降低身体体温调节能力,增加感冒、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发生风险。
3. 剧烈运动与过量出汗:避免在高温时段(上午10点至下午4点)进行剧烈运动(如快跑、重体力劳动),可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轻度运动(如散步、八段锦、太极拳),运动时间控制在1小时内。过量出汗会导致体内钾元素流失,引起倦怠、乏力等症状,严重时可能诱发心律失常。
4. 光脚踩地板:不要在开着空调或阴凉的室内光脚行走,尤其是瓷砖、大理石等材质的地板,寒气易通过足部传导至脾胃,导致脾胃功能下降,出现腹泻、腹痛等症状。尤其要注意儿童、老人及体质虚寒者。
5. 情绪过于激动:避免生气、烦躁、焦虑等剧烈情绪波动,尽量保持心态平和。夏季高温易引发“情绪中暑”,导致心率加快、血压升高,加重心脏负担,尤其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利。可通过听轻音乐、冥想、午睡等方式缓解情绪。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