寿光受灾对菜价的推动作用及关联因素
近期全国蔬菜价格持续上涨,寿光作为全国重要的蔬菜主产区及集散中心,其受灾情况是推动菜价走高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一、寿光受灾的具体情况
寿光是我国北方更大的蔬菜生产和集散地,素有“中国蔬菜之乡”之称。今年七八月份,受台风“温比亚”“利奇马”等极端天气影响,寿光遭受严重洪涝灾害:2018年数据显示,寿光10.6万个大棚进水,农田受灾面积达65万亩;2019年超强台风“利奇马”再次导致1.8万个大棚进水,农田受灾13万亩,直接经济损失近10亿元。大棚坍塌、蔬菜绝产等问题突出,如纪台镇等主产区70%80%的大棚面临绝产,主要影响的蔬菜品种为茄子、青椒、尖椒、西红柿等反季节精品蔬菜。
二、寿光受灾对菜价的影响路径
1. 直接影响当地及周边供应:寿光蔬菜批发市场价格指数显示,2018年7月28日至8月25日,蔬菜价格指数从98.52飙升至161.43,涨幅达63.9%;其中8月20日至23日快速上涨26.47点。当地叶菜类(如菠菜、青菜)价格涨幅尤为明显,部分品种价格翻番。作为蔬菜中转站,寿光受灾导致周边地区(如北京、济南)的蔬菜供应减少,推动这些地区的菜价上涨。
2. 间接影响全国蔬菜市场情绪:寿光作为全国蔬菜价格的“晴雨表”,其受灾引发了市场对蔬菜供应的担忧,商户为保障供应到全国各地收菜,进一步拉高了其他地区的蔬菜价格,形成“涨价连锁反应”。
3. 影响秋季蔬菜供应预期:寿光的大棚蔬菜多为反季节种植,原本应在910月上市的茄子、青椒等品种因受灾绝产,导致秋季蔬菜供应出现阶段性偏紧。即使后续新苗补种,也需要时间生长,短期内难以弥补供应缺口。
三、其他关联因素加剧菜价上涨
寿光受灾并非菜价上涨的唯一原因,全国性高温、强降雨天气也是重要推手:2018年7月14日至8月15日,中央气象台连续33天发布超长高温预警,35℃以上高温面积达159.8万平方公里,高温导致蔬菜生长缓慢、病虫害增多;强降雨引发洪涝灾害,影响蔬菜采收和运输(如东北、内蒙古蔬菜量减少)。这些因素叠加,导致全国蔬菜供应整体偏紧,推动19种蔬菜平均价格连续8周上涨(2018年第34周19种蔬菜均价3.44元/公斤,环比上升7.4%)。
四、菜价走势判断
随着降雨结束,部分蔬菜价格已有所企稳(如寿光芹菜批发价从3.6元/斤降至3元/斤)。但业内人士预计,开学季需求增加及寿光秋季蔬菜供应缺口,将导致菜价短期内难有明显回落。冬季蔬菜一般在11月中旬前后批量上市,若生长期未受严重影响,价格可能逐步回归正常,但整体仍将保持高位运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