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青团(江南地区):以艾草或浆麦草汁拌入糯米粉,包裹豆沙、莲蓉等馅料蒸制而成,油绿如玉、糯韧绵软,是江南清明更具代表性的时令小吃。
2. 子推馍(山西地区):又称“老馍馍”,为纪念介子推而做,面团较大(约1斤重),可捏成燕子、蛇、虎等形状,用柳条串起悬挂门楣,象征对先人的纪念。
3. 艾粄(客家地区):用鲜嫩艾草煮熟捣烂,与糯米粉混合成团,包入芝麻、花生等馅料蒸熟,有“清明前后吃艾粄,一年四季不生病”的民间说法。
4. 暖菇包(福建泰宁):以鼠曲草(暖菇草)为原料,揉入米粉做皮,包裹腊肉、鲜笋、香菇等咸馅或糖馅,形似圆月或弯月,是当地祭祖的重要食品。
5. 馓子(北方地区):油炸食品,古称“寒具”,用麦面或米面制成细条,盘绕成环状,香脆可口,是寒食节禁火时的传统冷食。
6. 枣糕(子推饼)(北方地区):用酵糟发面,夹入红枣蒸制而成,有时制成飞燕形用柳条串起,象征对介子推的怀念,是北方清明的经典甜点。
二、清明节吃青团的寓意
1. 纪念先人,表达缅怀:青团最初是清明祭祖的专用供品,通过 *** 和食用青团,传递对祖先的思念与敬畏之情,延续“慎终追远”的传统。
2. 象征团圆,家庭和睦:青团圆滚的外形寓意家庭团圆、幸福美满,过去家人会聚在一起 *** 青团,体现亲情的凝聚与传承。
3. 祈求健康好运:青团以糯米和艾叶为原料,艾叶具有平喘、利胆、驱寒等功效,民间认为吃青团能带来一年的健康与好运。
4. 尊重生命,迎接春天:青团的绿色象征生机与活力,呼应仲春时节的自然复苏,表达对生命的尊重与珍惜,以及对新一年的美好期待。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